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南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49年的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其历史意义不包括(  

    A.国家独立人民当家作主 B.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C.壮大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D.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2、“十处通商,公使驻京,巨额赔款,长江航行。”所描述的是哪个条约?(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南京条约》

  • 3、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这一通电的发出是由于爆发了

    A.皖南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九一八事变

  • 4、“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仍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以下建设成就属于该时期的是(     

    A.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B.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C.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5、小童特别喜欢历史影视剧,下列是小童暑假期间观看过的历史题材影片,请你判断小童通过哪一影片目睹了邓世昌的英姿?(     

    A.《林则徐》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风云》

  • 6、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天京是现在的

    A北京

    B.天津

    C.南京

    D.上海

     

  • 7、《太平天国史》中记载:“干王(洪仁玕)居外久,见闻稍广,故较各王略悉外情,即较洪秀全之识见,亦略高一筹。凡欧洲各大强国所以富强之故,亦能知其秘钥所在……”干王在其著作中提出

    A.“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主张

    C.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思想

    D.“振兴中华”的宗旨

  • 8、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斤,出现这则报道历史背景是(  

    A. 大跃进时期农村生产力有很大的提高

    B. 当时浮夸风盛行

    C. 福建实行分田到户政策

    D. 福建农民科学种田

     

  • 9、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顺利完成了什么,步入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因为我们党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判断。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的矛盾发生了改变。因此“什么”指(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从而成为中华大地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真正的主人。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下列不能体现该“大事变”的历史意义的是

    A.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

    B.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D.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 11、康有为、梁启超掀起的戊戌变法,虽然昙花一现,但是对中国的发展影响巨大,下列选项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

    B. 1851年,洪秀全领导和发动金田起义

    C. 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 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 1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文学改良刍议》

    D.《狂人日记》

     

  • 14、据媒体报道:原济南军区叶挺独立团把团队的优良传统、历史荣誉、经典战例等,制成展板、谱成歌曲、拍成DV、做成动画,来陶冶官兵的情操,催生战斗精神。追溯历史,“叶挺独立团”无数“历史荣誉”的起点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红军长征

    D.百团大战

  • 15、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

    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 16、鸦片战争期间,率兵奋勇抵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清军将领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琦善

    D.邓廷桢

  • 17、“一日,须言之有物……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提倡(  )

    A.新道德 B.新文学 C.民主 D.科学

  • 18、中华民国初年,政局风起云涌,动荡不安。下列关于民国初年的主要史实,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二次革命”       ②护国战争       ③“宋案”       ④袁世凯复辟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 19、1896年春,谭嗣同在《有感》一诗中写道:“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他发出这一感慨是因为(       

    A.甲午战败

    B.变法梦碎

    C.革命夭折

    D.仕途不顺

  • 20、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建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强学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 2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_

  • 23、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____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___________

    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共产党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是___________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关系:___________

  • 24、________(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________(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共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 25、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____;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______

  • 26、依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1927,毛泽东在汉口召开的   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3)   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 27、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________

  • 28、1954年,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实现和平过渡,国家实行了___政策。

  • 29、看图回答问题

    下图历史人物是______

  • 30、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_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二战结束后最富强的美国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是崛起的原因却是很相似。

    探究一:人物篇

    (1)美国在大国崛起的历程中,经历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请分别写出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的领导人?

    (2)被中国誉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探究二:文献篇

    (3)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重要文献是什么?这一文献确立了英国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4)美国独立战争中,哪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美国诞生?1862年颁布,体现美国人权进步的又是哪一文献?

    探究三:科技篇

    (5)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改良蒸汽的是谁?

    (6)列举一项第二次科技革命中交通方面的成果?

    探究四:改革篇

    (7)请举出日本历史上改变其社会性质的一次重大改革?

    (8)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在农村改革采取的重要举措是什么?

    探究五:外交篇

    (9)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探究六:思索篇

    (10)大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 32、对外开放的“窗口”指的是哪里?此后我国又是如何一步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对我国和世界发展有何意义?

  • 33、简要概括近代中国在历次战争中均以失败结局的共同原因。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昌起义

    材料二 

    井冈山会师

    材料三  《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四 

    《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为此毛泽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井冈山道路,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2)依据材料三诗句内容提示与《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写出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具体历史事件?(写出两个以上)

    (3)依据材料四《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中字母A、B、C、D、E、F所示的大致地点位置,写出红军长征开始与胜利结束的地点(用字母表示)

    (4)依据诗句,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