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某学校组织历史知识竞赛,试题中有以下关键词:华清池、兵谏、和平解决。这组关键词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
A.局部抗战开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D.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4、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主要的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就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A.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D.《马关条约》使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5、(2016·湖北孝感)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yìyì)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
A. 鸦片泛滥成灾 B. 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
C.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 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6、袁世凯上台之后,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随后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废除责任内阁制,实行总统制,总统有公布法律,提出法律议案,统帅全国海陆军等权力。这一做法( )
A.提前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B.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C.旨在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D.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
7、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
A.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D.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8、党中央设立的国家级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说明了雄安新区是国家
A.进一步的改革开放
B.一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C.一个经济特区
D.一个沿海开放城市
9、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A.洋务运动
B.虎门销烟
C.北伐和西征
D.太平天国运动
10、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A、五四运动→国共对峙→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国共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国共对峙→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D、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国共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11、下图是武汉大学在民国二十八年发的毕业证书,请问该生的毕业时间是在( )
A.1946
B.1939
C.1936
D.1940
12、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干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阀门。它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13、电视剧《决战黎明》以傅作义和平起义前后的北平为故事发生地,以北平的和平解放以及我党接管北平、建设北平为主线,向世界昭示着中国共产党既能打碎旧世界的束缚,也能胜任建设新社会、造就民族振兴、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的责任。这个电视剧的背景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4、为了融入经济全球化,2001年12月我国加入的组织是( )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国际奥委会
1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联是为哀悼清军将领(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张之洞 D.邓世昌
16、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 以年均近 l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 GDP 已达 3.9 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 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行
17、1920年,李大钊在护送陈独秀南下的过程中,与其相约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建立起党支部。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共产国际的帮助
C.工人阶级的壮大
D.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8、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梦”基本内涵的是( )
A.和平共处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国家富强
19、将我国第一个宇航员杨利伟送上太空的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州六号
20、语汇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与下形势图相符的语汇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打倒孔家店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21、中国共产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该阶段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______ ,最新理论成果是 ______ 。
22、读图回答问题
南京大屠杀发生于_____年,达_____人罹难遇害。
23、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 )、开动脑筋、(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4、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________,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同年,太平军进行了________和________。
25、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_____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26、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近程导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2)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错误: 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27、在“感动中国”人物中,与“会战石油,艰苦创业”这一描述相符的是________。
28、_____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____年,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
29、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__。
30、完成下列表格
三大改造的内容 | 途 径 | 意 义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______ |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_____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_______。 |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______ |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______ |
31、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集体出行,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共一大于何年何月召开?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是什么?
(3)中共的诞生促进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哪次是顶峰?
32、新中国成立后,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神圣使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51年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2)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请问1999年我国成功收回了哪一地区的主权?
(3)今天,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九二共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2015年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是谁?
(5)请你展望一下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景。
33、近代以来中国各个阶层的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梦想,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和尝试。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事件 | 代表人物 | 主要主张 |
1 | 李鸿章等 | 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政府统治 |
2 | 康有为、梁启超 | 救亡图存,主张维新变法 |
辛亥革命 | 3 | 三民主义 |
4 | 陈独秀 | 5 |
(2)中国人在以上救国道路上的探索都失败了,这些失败对你有什么启迪?
34、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
材料二 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时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
材料三 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1)材料一中“十四年奋战”的起点是什么事件?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抗日战争起到的作用?
(2)材料二是哪一次战役所取得的战果?它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哪一战场?
(3)根据材料三说说抗战期间中国军民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抗战时期两个战场关系及作用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