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洛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     

    A.陕北吴起镇

    B.江西瑞金

    C.湖南长沙

    D.甘肃会宁

  • 2、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革命,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在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建立太平天国政权

    B.定都天京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 3、下面是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情况表,该表格数据表明(     

    项目

    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商品零售额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92.9%

    100%

    95.8%

    私有制经济

    7.1%

    ---

    4.2%

    A.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

    B.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C.我国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

  • 4、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创办《万国公报》 B.公车上书 C.成立强学会 D.开办新式学堂

  • 5、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6、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19世纪60年代,清朝一些开明之士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改革运动,进行“自我疗伤”。这场“改革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C.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 D.维护和巩固清朝统治

  • 7、“文革”期间,还是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了

    A.国家的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B.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

    C.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8、“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A.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 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 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D.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 9、下图中的人物曾指挥百团大战,摧毁了日军在根据地的交通线和据点。他是(     

    A.叶挺

    B.刘伯承

    C.彭德怀

    D.陈毅

  • 10、1953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中写道:“…的进度这样快,是不是在一种健康的状态中进行的呢?完全是的。一切地方的党组织都全面地领导了这个运动。农民是那样热情而又很有秩序地加入了这个运动…”材料中的“这个运动”指的是(  )

    A.农业合作化

    B.手工业合作化

    C.公私合营

    D.土地改革

  • 11、2020年12月,在外飘零百余年的马首铜像,终于回归阔别已久的家——圆明园。马首回家,诠释着“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道理。十二生肖流失海外始于( )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 1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信在对外关系上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此主张(     

    A.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B.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 13、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涉及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 14、周恩来评价“台儿庄大捷”说:“这次战役,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这是因为台儿庄战役(     

    A.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战役结束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D.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 15、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是(  )

    A. 彭德怀   B. 林彪   C. 陈毅   D. 刘伯承

     

  • 16、在中国旧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圉的不平等条约。请指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7、1897年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的是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刘光第

  • 18、如图为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战后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 19、下图的历史人物中,既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又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书记的是

    A.

    B.

    C.

    D.

  • 20、小石同学在研究解放战争时发现了下列史料,据此可知淮海战役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民工

    担架

    打小车

    牲畜

    筹粮

    挑子

    船只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48万吨

    20.6万副

    8500只

    A.帝国主义的扶持

    B.军事力量的强大

    C.国民党统治的腐败

    D.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71年10月25日,当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出来时,会场上沸腾了。与这一场景相关中国外交上的重大事件是____

  • 2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_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一场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随后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 23、辽沈、________、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 24、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北京条约》中,规定清政府除承认《______》继续生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六国提出“______”的照会,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 25、开国大典标志着________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________在我国建立起来。

  • 26、在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合作:在第一次合作期间进行的_______,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合作取得了_______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27、从历史分期上看,鸦片战争是______的开端;从历史发展阶段看,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鲁迅批判国民性质问题的经典之作——

    (3)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4)近代中国人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 29、太平天国起义后,洪秀全称“________”,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________为东王。

  • 30、主要内容:开放________、福州、________、宁波、__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割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________;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32、"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香港岛被割占是在哪年签订的哪一条约中?中国要收回"整个香港"表明了什么?

    (2)历史上哪国占领了澳门?澳门又在何时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你认为香港、澳门能够成功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3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阵地。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上面四幅图片和哪场运动有关?请写出这场运动的性质。

    (2)请将以上四幅图片分类,并写出分类依据。

    (3)这场运动对后世有什么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