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青岛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 )

    A. 光绪帝   B. 宣统帝   C. 咸丰帝   D. 道光帝

  • 2、新文化运动拉开序幕的标志是

    A.《新青年》在上海创刊 B.《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C.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D.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

  • 3、在南京各省代表会上,孙中山提议废除跪拜礼,提倡普通见面时为一鞠躬,最尊敬之礼为三鞠躬。他身体力行,弯腰鞠躬。众人皆感新鲜,纷纷跟着仿效,鞠躬之礼逐渐风行开来。鞠躬这一礼节体现了(     

    A.法治精神

    B.共和原则

    C.自由思想

    D.平等精神

  • 4、中国末代皇帝宣统帝的退位诏书由晚清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起草,内称: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对此诏书解读正确的是(       

    A.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

    B.清廷主动顺应时代潮流

    C.辛亥革命取得重要成果

    D.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 5、孙中山发表宣言,谴责袁世凯“推翻民国”,号召全国人民“猛力进行”,以除去此“国贼”。该宣言应发表于(     )

    A.兴中会成立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二次革命”时期

    D.护国运动时期

  • 6、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  )

    A. 联合国   B. 亚太经合组织

    C. 上海合作组织   D. 欧盟

  • 7、林则徐对待“良夷”是“照常贸易”并给予保护和鼓励,对待“奸夷”则“遵照新例,一体从重惩创”。这反映了林则徐

    A.禁烟态度坚决 B.禁烟政策灵活 C.注重调查研究 D.赢得人民支持

  • 8、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第一个胜利是( )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徐州会战

  • 9、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夺取在华利益。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下列条约内容最能说明资本输出的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 10、思考人类社会,终生探讨人的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希腊先哲是( )

    A.德谟克利特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荷马

  • 11、下列属于中国同盟会创立的机关报是 ( )

    A. 《新青年》   B. 《民报》   C. 《时务报》   D. 《万国图志》

  • 12、“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多次革命,唯有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个方面,堪称历史性的创举。”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的“创举”指的是(       

    A.迫使宣统帝成为第一个主动辞去皇位的帝王

    B.实现了改朝换代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13、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其目的是

    A.将侵略者驱逐中国 B.统一中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D.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变化的是(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

    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不见油

    D.白手打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全,妻儿外出有私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 15、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变革中,哪些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6、它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它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

  • 17、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科学家、也是首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是

    A. 邓稼先   B. 袁隆平   C. 屠呦呦   D. 于敏

  • 18、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初期的集体记忆是(  

    A.斗地主全民炼钢票证

    B.绿军装工业学大庆两弹一星

    C.大包干个体户下海经商

    D.QQ微信支付互联网

  • 19、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次运动是( )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公车上书   D. 百日维新开始

  • 20、1842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以下是条约内容,请指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政治、经济方面

    (1)目的:巩固_______,争取抗战胜利。

    (2)政策: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______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3)结果: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意义:敌后战场与__________相互配合,构成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 22、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 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______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 23、正面战场的变化: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_______

     

  • 2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________,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25、意义:为争取________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 26、戊戌变法触犯了以   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变法因历时103天,又被称为  

  • 2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提出的八字方针的内容是(_____)。

  • 28、1951年,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957年,______(地名)长江大桥建成,“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29、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_____。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标志着_____的开始。

  • 30、《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_______;《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中②处是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某同学在学习完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某一阶段历史后,总结了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请结合这条线索回答问题。

    (1)“工业起步”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宪法保障”是指哪部法律文献?

    (2)“制度建立”是指什么制度?“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良好开端”与哪一事件相关?发生在哪一年?

    (4)请你为以上探究的问题概括出一个主题。

  • 32、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之一。请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1)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哪次会议上?按照会议的部署他领导了哪次武装起义?

    (2)写出在长征期间,展现毛泽东卓越军事指挥才能的、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抗日战争期间面对“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他写了哪一文章进行驳斥?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成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3)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参加的国共谈判是什么?在解放战争初期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式,他又提出了哪一著名的论断?

    (4)你从毛泽东的身上能体会到什么伟大精神?

  • 3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争或事件名称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3)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的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4)国共第一次合作后进行的战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产生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摘编自陈争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特点,并举例说明“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材料二: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这样写道:“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2)材料二对青岛电冰箱厂的描述反映了当时中国企业面临怎样的状况?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工业发展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