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2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英国、欧盟以及法国的相关高层通话,就俄乌冲突表达了中国的立场,强调:“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出自( )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构想
2、1916年在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三大派系,其中不包括( )
A.以段祺瑞为首的院系
B.以冯国章和曹坤为首的直系
C.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D.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
3、2021年5月27日,国防部发言人谭克非在答记者问上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目标是和平利用”。下列有关建国后我国国防力量在星辰大海中和平发展史实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当时有核大国的核断②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③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④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⑤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A.④①②③⑤
B.④②①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④②⑤①③
4、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巩固新生政权
B.完成祖国统一
C.实现国家独立
D.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5、1901年,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随后,逐步推出各项“新政”,如改革官制、兵制、学制,奖励工商,禁缠足、禁鸦片、废酷刑以及满汉通婚等命令,但是并未阻止清朝灭亡的步伐。清末“新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 B.人民对“新政”的不信任
C.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政治制度 D.各地官员“阳奉阴违”
6、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38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
A.1950年
B.1874年
C.1948年
D.1949年
7、作家莫言在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挂着红布白字横幅,……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造反有理—。”这段描写表现得是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场景
A.五四运动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8、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后,国内革命情绪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等一批爱国人士。下列属于他的著作是
A.《革命军》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猛回头》 D.《警示钟》
9、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它之所以这么评论主要是因为
A.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B.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北洋政府罢免了曹汝霖职务
D.中国代表在和会上与列强达成协议
10、20世纪50年代,中印联合发表声明:“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材料中“这些原则”是指(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原则
C.“一边倒”原则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1、《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最能体现材料中“合作”的重大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国民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
12、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①清政府的镇压 ②八国联军的镇压 ③内部派别的斗争 ④领导者的骄傲自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鸦片战争期间,在吴淞与英军誓死拼杀,为国捐躯的清军将领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琦善
D.陈化成
14、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承远因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承近因于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以民族主义为前提——亡国灭种的阴影,一直盘桓在知识分子心头。”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
A.实现国家统一
B.提倡民主与科学
C.重建民主共和
D.挽救民族危亡
15、假如你是一位记者,采访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C.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
16、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 )
A. 开始 B. 扩大 C. 高潮 D. 结束
17、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它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扶清灭洋 C.变法图存 D.抗日救亡
18、《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增辟通商口岸
D.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19、近代某一时期,胡适、黄侃、鲁迅等学者曾就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孰优孰劣问题展开过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发生在哪次运动中(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20、1860年洗劫并焚毁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A.英、俄 B.法、俄 C.英、法 D.英、美
21、北伐战争期间,有一支军队所向披靡,屡破强敌,以辉煌的战绩被誉为“铁军”,它的指挥官是___________。
22、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分别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一系列成就。
(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通过《________》,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4、列举题
(1)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人物
①他铮铮铁骨、一身正气,虎门销烟显示了他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表《变法通议》的维新派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面对西北边疆危机,他力主收复新疆,“尺寸不可让”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创作《黄河大合唱》,发出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吼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每小题1分,共6分)
①标志着中国近代历史开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力的宣扬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1936年标志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解放战争时期,截断了东北敌军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的局面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工人运动是_________。
26、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2)开赴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3)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27、________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8、《海国图志》的作者是__________ 。
29、在大庆石油大会战中,________发扬了艰苦创业、不怕困难的精神,被誉为“铁人”。
30、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
31、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是哪一年在哪一次会议上实现的?此次会议有哪些重要内容?请结合史实谈谈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伟大作用。
32、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什么事件开始的?之后形成了怎样的格局?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于是他们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请回答:
(1)材料中清朝统治集团的一些人为维护清朝统治而开展的运动叫什么?
(2)“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指什么战争?具体说明“骨肉分离”的含义。
(3)“再次分离的骨肉”国家领土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
(4)依据材料,评价这次运动。
34、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观察下面两幅图片,阅读相关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晋美等5名全权代表到达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李维汉等谈判。经过多次协商,于5月23日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协议申明西藏是祖国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西藏地方军队应逐步改编为人民解放军,西藏逐步进行社会改造,保障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等。
图二:2022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点强调以下内容: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1)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通过图一及文字介绍可以看出西藏是通过什么方式解放的?
(3)通过以上图文资料可以得出,民族团结的局面形成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实行的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