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鹤壁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面事件与山西都有关的一组是( )

    A.平型关大捷中共七大

    B.挺进大别山平津战役

    C.百团大战渡江作战

    D.太原会战百团大战

  • 2、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3、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新文化运动后期

    C.五四运动以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

  • 4、习近平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强调:人类家园只有一个,没有哪个国家能独立面对各种挑战。这里的挑战指

    ①气候变暖   ②人口增长过快   ③水资源缺乏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5、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主要是因为(   )

    A. 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帝制   B. 辛亥革命是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C. 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真正的民主、自由   D. 辛亥革命使三民主义的理想在中国实现

  • 6、1926年7月,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歌声中,以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为目的的战争正式开始。决定进行这一战争的是(     

    A.南京国民政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重庆国民政府

  • 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8、下边漫画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B.中国大力推动亚太地区合作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推动经济发展

    D.世界银行大力支持中国经济发展

  • 9、下列事件发生在中国人民局部抗战时期是 (  

    A. 西安事变   B. 平型关大捷

    C. 七七事变   D. 台儿庄战役

  • 10、“十四年抗战”是指中国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关于这一事件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 它是日本蓄谋已久发动的侵略战争

    B. 它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C. 它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它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11、报纸是反映社会动态、传递民间呼声的重要工具。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台湾割让给日本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百日维新的失败

  • 12、“1946.7—1948.9,支援前线的农民,山东580余万、冀中480余万;淮海战役中,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陈毅感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此材料说明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A.人民群众大力支援

    B.党中央正确指挥

    C.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低下

    D.人民解放军作战勇敢

  • 13、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该历史事件是(     

    A.华北事变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满洲国”成立

  • 14、2022年10月22日,中共二十大胜利闭幕。大会强调:“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与建军有直接关系的是(     

    A.黄埔军校

    B.遵义会议

    C.南昌起义

    D.北伐誓师

  • 15、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全力围攻哪一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A.东北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中原解放区

    D.陕北解放区

  • 16、某旅行社举行“红色之旅”,要参观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应该去

    A.延安 B.西柏坡 C.瑞金 D.遵义

  • 1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代表大会”“人民银行”,到“人民币”“人民广场”等,“人民”一同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B.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 18、图反映了某一历史事件从兴起走向失败的过程。从图中信息可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 19、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步形成邓小平理论。你知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 20、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

    A. 千里跃进大别山   B. 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两万五千里长征   D. 开辟敌后战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_____,坚持改革开放。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_____,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 2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侵占我国领土________万平方公里。

     

  • 23、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在______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在_______年。

  • 24、秦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货币统一为_______,统一后的文字以_______为标准文字,后来推行_______。思想上实行“_______”。

  • 25、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________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 26、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英国割占_______,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又洗劫了_______

  • 27、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某解放军战士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他是___

  • 28、目的:

    国民党

    一方面为________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意和平的罪名强加到____________身上

    共产党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________

     

     

  • 29、填空题

    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_______。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了机关刊物《_______》,作为宣传革命的刊物。

  • 30、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的皇家园林是______;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制造的屠杀事件是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中“中国的声音”有哪些?这些声音是由哪位伟人代表中国政府发出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发生在哪一年?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辉煌的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 32、2013年,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会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为实现中国梦,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具体内容是什么?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什么?

  • 33、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材料二: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万船齐发,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一举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在材料一的背景下,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经过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哪一文件?

    (3)请列举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发起的三大战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