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一百年栉风沐雨,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勇当先锋,各级青年团组织没有辜负党的期望。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年里有3440名团员和2671名青年参加了志愿运输队。广大青年积极参加为志愿军捐献飞机大炮活动,“中国青年号”、“中国学生号”飞机就凝聚了广大青少年纯真的爱国情感。下列说法与材料相符的是( )
A.共青团员是抗美援朝主力军
B.抗美援朝是共青团发起的爱国运动
C.志愿军飞机都由青年团员捐献
D.广大青年团员积极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2、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正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中表述符合事实的有( )
A.战争爆发于1894年,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
B.黄海海战中牺牲的丁汝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3、中国电视剧数量和图书出版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影票房连创新高,文学艺术唱响主旋律,媒体融合深度发展。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好声音。这段文字反映的是中国的
A.科技创新
B.文化产业
C.国际合作
D.生态文明
4、“其最大的意义不是产生‘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上述材料评价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实行包干到户,当年就获得粮食丰收。当时农民中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搞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这反映出此时我国( )
A.农民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
C.农村改革中出现急躁冒进倾向
D.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势在必行
6、下图为1979年6月25日国营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单位成都灌县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上史无前例地登出的商业广告。这则广告的登出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有人认为这一做法没有体现以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也有人认为这是当前计划、分配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突破。这种争议完全平息是在下列某一事件之后,该事件是( )
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行
B.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区
C.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D.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7、某校八年级学生做了一期板报,内容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板报宣传的主题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
B.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化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8、如下图所示岛屿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之东,该岛的面积约76400平方公里,比两个台湾岛还要大。岛上拥有超过6000条河流及1600个湖泊,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裕。中国这个岛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割占的(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这次大会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破天荒的举动。“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八七会议
10、2017年开始,教材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新教材确定的抗日战争开始于( )
A. 双十二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七七事变
11、以湖南浏阳志士谭嗣同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缘于他们参与了一场“近代化的尝试”,这场“近代化的尝试”
A.完成了反封任务
B.促进了思想解放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实现了民族独立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3、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历史事件的时间采用世纪纪年法,应是( )
A.19世纪5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14、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D.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15、孙中山先生在 1915 年底发表了一篇宣言:“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宣言中的“民贼”是指:
A.张作霖 B.袁世凯 C.段祺瑞 D.吴佩孚
16、八年级(3)班同学收集到以下图片计划出一期板报,他们这一期板报的主题是( )
A.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B.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C.一国两制、港澳回归
D.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17、下列资产阶级革命著作中,属于章炳麟的是( )
A.《猛回头》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革命书》 D.《警世钟》
1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万国公报》的创办
C. 光绪帝颁布变法令 D. 强学会的成立
19、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 )
A. 辛亥革命爆发 B. 清朝统治被推翻 C. 中华民国成立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20、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北平 B、北京
C、南京 D、西安
2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党的好干部________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2、国运兴衰,基于教育。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是________。
(2)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________。
(3)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________,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4)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________。
23、意义:这是抗战以来中国_______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______过渡时期,对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在我国______建立起来。
25、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________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孙中山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________。
26、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____。
27、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______的大城市;从总体上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______的特征。
28、“铁人”________;人民的好干部________。
29、“大人”“老爷”等称呼改为“______”“_____”。
30、________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31、阅读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屈辱的侵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
(1)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割让了哪个地区给英国?
(2)19世纪60年的一场大火让宏伟华丽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造成这次浩劫的侵略者是哪两个国家?
探究二 艰难的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革命最最终取得了胜利。
(3)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1924年,国民党召开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请说出国共第一次合作中创办了什么学校?
(5)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为中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探究三 历史感悟:
(6)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怎样做?
32、简答
(1)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始于什么条约?
(2)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始于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4)帝国主义时代列强侵华的两大特点是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马关条约》中哪一条款体现了“资本输出”的这一特点?
3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继,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1)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2)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列举人民解放战争中战略大决战的三大战役。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材料二:不止夺取山东的是我们的仇敌,这强盗世界中一切强盗团体,秘密外交这一类的一切强盗行为,都是我们的仇敌啊!我们若是没有民族自决、世界改造的精神,把这强盗世界推翻,单是打死几个人,开几个公民大会,也还是没有效果。我们的三大信誉是: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
——李大钊《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1919年5月18日
材料三: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想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同胞书》1936年12月16日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革命的目的。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主张分别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期间提出的。这两个重大事件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归纳以上人物的主张所体现的共同时代主题。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