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中国军队改革获突破性进展,走向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迈出了“关键一步”。回顾历史,我党创建军队开始于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北伐战争
D. 井冈山会师
2、“19世纪70年代以来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中国交通通信工具出现了革新,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应用,使人们出行速度加快,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电报、电话的传入,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信息的传递。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上述材料放映出中国近代( )
A.民主政治的确立
B.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C.教育事业的发展
D.社会生活的变化
3、下面不属于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
A、安庆军械所 B、轮船招商局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4、五四运动后期,爱国斗争的主力是( )
A.青年学生 B.无产阶级 C.商人 D.农民阶级
5、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应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鸦片战争
B.公车上书
C.五四运动
D.华北危机
6、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B.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上游地区
C.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D.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7、有关如图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中国近代以来引进工业项目和技术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工业化浪潮
B.初步改变了我国原来以农业为主的局面
C.为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
D.标志着我国从农业国转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
8、为了更好地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部电影,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
B.
C.
D.
9、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这句话反映了
A.鸦片战争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列强侵略激化了国内业已尖锐的矛盾
C.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
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
10、“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火,只管到时候到食堂打饭打菜。”这种现象发生在
A. 新中国成立时 B. 大跃进时期 C. 三大改造完成后 D. 改革开放后
11、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下列场景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广州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 B.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 D.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协商关税额
1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依托增强的综合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保卫祖国的海疆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成立于( )
A.1948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66年
13、下图是毛泽东致宋庆龄的亲笔信截图,毛泽东在信中写道:“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请推断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参加的活动是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
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4、在课本剧《孙中山》的排练现场,扮演孙中山的同学应说的台词是( )
A.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B.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C.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D. “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15、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
A. 会宁会师 B. 四渡赤水 C. 巧渡金沙江 D. 遵义会议
16、下列作品创作于全面抗日战争期间的有( )
①《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 ②《毕业歌》(1934年)
③《黄河大合唱》(1939年) ④《团结就是力量》(1943年)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7、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 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A.京剧地位提高
B.人民当家作主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
18、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D.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
19、这是从云南开始的、由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单独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运动,粉碎了延续封建帝制的阴谋,恢复了共和制,但它未最终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这次革命运动是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辛亥革命
D.广西起义
20、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被杀手刺杀于上海火车站,经过调查杀害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是袁世凯。“宋教仁被刺案”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B.美日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国民党和北洋军阀的矛盾
D.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3)再一次确定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22、1992年,经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协商,双方都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_____________原则”。我们把这种表述称为“_______”,这是维系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石。
23、爆发:________年8月1日,________、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
24、百团大战:时间:___________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指挥:___________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为据点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地位: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5、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26、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______
27、主要内容
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________、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________活动;军事: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________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外交:划定北京__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________,班列六部之前。
28、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的是_________。
29、下图是___________,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30、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是_____临时政府的成立。
3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就?
(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发动的哪次武装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及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就?
(4)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北平获得和平解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
(5)简述第二次国共分裂(即解放战争时期)的严重后果。
(6)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32、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其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
(2)“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12月18日开始,时间又开始了。”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文革时期最大的冤案得以平反,是谁得以沉冤昭雪?最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历史事件是?
33、《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如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2)图中的各种动物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国家,其中,熊代表 (国家),该国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是 ;鹰代表 (国家),该国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从中国获得利益的?为什么?
(3)上述事件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在这一影响之下,中国社会各阶层纷纷以不同的形式发起了自救活动,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什么运动?
34、读下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1)材料一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指什么?“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这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材料,谈谈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4)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那些失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