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历史人物,既在军事上捍卫了国家主权,又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的是( )
A.谭嗣同
B.詹天佑
C.左宗棠
D.邓世昌
2、他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被誉为“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他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周恩来
D.毛泽东
3、下组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人们的( )
A.探索
B.抗争
C.革命
D.屈辱
4、天津保卫战中率部抗击八国联军,腹破肠出,坚持战斗,直至牺牲的清军直隶提督是
A.邓世昌
B.洪秀全
C.聂士成
D.黄兴
5、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6、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的有( )
①蔡锷 ②李烈钧 ③孙中山 ④唐继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7、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和第一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分别是( )
A.陈毅、克拉克
B.彭德怀、李奇微
C.彭德怀、麦克阿瑟
D.朱德、麦克阿瑟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A.《新青年》
B.《革命军》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共同纲领》
9、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浩劫焚毁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
A.日本军队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美国军队
10、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 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构想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1工程”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一带一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解
11、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一系列梦想变成现实。当今,中国梦的基本含义不包括(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社会和谐
12、历史学家茅海建在评价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状况时说:“从短期上讲,负面作用大于正面效应;而从长期来看,负面作用在不断退隐,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根据材料“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的正确解读应该是
A.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
B.近代中国开始学习西方近代文明
C.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D.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歌曲《走进新时代》的歌词中写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命运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 )
A. 毛泽东 周恩来 B. 毛泽东 邓小平
C. 周恩来 江泽民 D. 毛泽东 江泽民
14、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 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1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星,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为( )
A.宋教仁——君主立宪的践行者
B.邓世昌——“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
C.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D.谭嗣同——甘为戊戌变法流血牺牲的英雄
16、近代史上,英国打开中国的大门主要借助了鸦片、商品、炮舰。其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商品、鸦片、炮舰
B.鸦片、商品、炮舰
C.商品、炮舰、鸦片
D.炮舰、商品、鸦片
17、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
A.反对尊孔和复古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18、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黑蓝”。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交通运输业的改善
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C.服饰产业迅猛发展
D.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19、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因为这里
A.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最早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十五大
21、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2、请根据下列提示的内容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___________;
(2)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___________;
(3)使少数民族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___________。
2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____
24、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运动是_____________。
25、下图中乔冠华“笑”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在方面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______路。
27、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地点
B、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历史具有生死攸关意义会议召开的地点
C.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28、结果:突入台儿庄的日军遭到中国军队________,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
29、“这所学校系孙中山在苏联的协助下建立的,校长蒋介石,其组织体制系参考苏联红军,对国民革命军各军事学校,甚至整个军事体系,均有深远的影响。”“这所学校”是______。
30、我国大陆最后统一的地方是______。
31、中华民族是一个奋斗的、不可战胜的民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很大的成就。我国第一部宪法它诞生于哪一次会议?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律文献?此前,哪一文献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全国各战线涌现大批英雄人物。请举例我国“两弹一星”精神的代表?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及其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3) 2021年6月17日上午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开启我国的飞天之旅是哪号飞船?中国在哪一年发射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它播送哪一首乐曲?
(4)你觉得社会主义建设者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32、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遵义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 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一空(见如图)。
材料三 从今以后,我们的商人得沿大江河航行,在大的消费中心开行设业,并自由出入所有港口。
——《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1857年5月9日)
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讷河至松花江海口,作为俄罗斯国所属之地;右岸顺江流至乌苏里河,出海口作为大清国所属之地;由乌苏里河往彼至海所有之地,此地如同接连两国交界明定之间地方,作为两国共管之地。
——《瑷珲条约》(节选)
(1)依据材料一,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这座皇家园林名称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在领土、主权方面有什么影响?
34、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