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平顶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指导思想,其中“民权”阐发了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 2、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依据是

    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提出了“废除二十一条”的口号 D.运动有商人参加

  • 3、下列事件中属于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③土地改革   ④推翻帝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4、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 5、2018年9月在印度海德拉巴,一位印度父亲(吠舍)为了阻止女儿嫁给一位达利特(贱民)男孩,在光天化日下袭击了他们,并残忍地砍掉了女儿的手。导致这幕悲剧发生的原因是印度社会遗留的

    A.种姓制度

    B.采邑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现代工厂制度

  • 6、下列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成就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东北工业基地

    D.大庆油田

  • 7、小明梦见自己来到了几千年前的商朝,他可能看到的有

    ①到作坊看青铜冶炼的过程

    ②许多信佛者到寺庙上香  

    ③阅读孔子编辑的《诗经》

    ④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乾隆时期发生的是

    A. “金瓶掣签”制度

    B. 设驻藏大臣

    C. 设置伊犁将军

    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9、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下列对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开放区

    B.内地——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特区

  • 10、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C.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D.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 1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 12、国共两党联合起来,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开展了

    A. 新文化运动   B. 北伐战争

    C. 抗日战争   D. 重庆谈判

  • 13、下表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简表,由其表中信息可得出

    派系

    代表人物

    靠山

    控制范围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直系

    冯国璋、曹锟

    英、美

    长江中下游的江西、江苏、湖北等省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盘踞东北三省

    A.军阀的靠山均为日本人

    B.军阀依附于帝国主义

    C.军阀力量超过帝国主义

    D.列强在中国利益互补

  • 14、成为中国近代维新变法运动导火索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15、《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在内容上的相似点是( )

    A.都有赔款

    B.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C.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都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 16、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A. 林则徐

    B. 左宝贵

    C. 陈化成

    D. 关天培

  • 17、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A. 开展土地改革

    B. 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发动“大跃进”运动

    D. 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方针

  • 18、揭露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南京大屠杀

    D. 一二九运动

  • 19、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这次罢工是( )

    A.省港铁路大罢工 B.京汉铁路大罢工 C.京沪铁路大罢工 D.津浦铁路大罢工

  • 20、下图所示内容表明(  

    A.八国联军疯狂瓜分中国

    B.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剧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D.帝国主义支持军阀割据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背景:

    (1)五四运动之前,在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人很少。1917年,俄国①_________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2)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 2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毁坏了人类文明的结晶。(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国务院总理的是_________

    (2)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_________

    (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_________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

  • 24、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_____的理论;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_____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

    (4)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5)中国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标志

  • 26、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__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____________祖国的大政方针。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 27、1921年7月,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___

  • 28、   的创造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29、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导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____________;日军在____________制造了大屠杀。

     

  • 30、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_____;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都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习近平20144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自强”运动。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世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1)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这一历史事件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强国之路,列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3) “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端”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近代史上的哪一事件宣告中国人民首次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列强不能灭亡中国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回答两个原因)请联系现实,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强国梦”?

  • 32、洋务运动地方代表人物

  • 3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内涵有哪些?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内容是什么?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实施了一系列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平均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平均增长速及比重

    1953

    1957

    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二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三   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

    材料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从材料一的图表中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材料二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对我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指导方针和中心工作分别是什么?此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有何感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