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材料叙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
A.时间
B.背景
C.内容
D.影响
2、八6班班长打算出一期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黑板报,下列选材不当的是
A.挺进大别山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3、如图是一座城市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与该图相匹配的是
A.上海
B.虎门
C.广州
D.南京
4、每年的9月18日,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这是为了铭记( )
A.“卢沟桥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
5、黄埔军校1924年创办于( )
A.北平
B.南京
C.广州
D.上海
6、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下列选项和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会议决定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D.会议决定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军歌源自于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
8、“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
A. 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B.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9、(美)德涅特《美国东南亚外交史》中这样描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实。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这里的“果园的主人”是指( )
A. 英国人 B. 俄国人 C. 法国人 D. 清政府
10、据统计,在解放战争的头三年,晋冀鲁豫解放区参军农民达148万,山东解放区有96万农民参军,700万民工随军支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B. 晋冀鲁豫解放区农民痛恨国民党
C. 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房屋等 D.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1、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注:毛泽东接到三次电报)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据此判断,此“大事件”应当是
A. 西安事变 B. 重庆谈判 C. 北平谈判 D. 遵义会议
12、下列对遵义会议阐述正确的有( )
①纠正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②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③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④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2022年5月1日是中国首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纪念日。长期以来,民族自治区主席均由少数民族干部担任,这体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与此相应的政治制度是( )
A.领导干部终身制
B.社会保障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4、2021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有关学者认为“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四件大事铸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其中“开天辟地”指的是
A.护国战争
B.开国大典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改革开放
15、为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中共中央决定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它发生在
A.1984年
B.1990年
C.1988年
D.1985年
16、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同盟会
B.三民主义
C.武装割据
D.创办军校
17、文化大革命中最大一起冤案的受害者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刘少奇
D.贺龙
18、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了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继续斗争。下列属于他领导的斗争的是
①黄花岗起义
②二次革命
③洪宪帝制
④护国运动
⑤北伐战争
A. ①②④⑤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⑤
19、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是
A.竭力主张杀死蒋介石 B.逼迫蒋介石让出政权
C.让蒋介石接受法律的制裁 D.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20、2006年,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工程难度最大的高原铁路________,创造了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迹。( )
A.京九铁路
B.宝成铁路
C.青藏铁路
D.兰新铁路
21、揭开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________,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3、(1)下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中A处的建设成就是____;图二《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局部示意图》中B处的经济特区是____
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 图二《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局部示意图》
(2)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到____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1965年8月,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____素,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____。
(4)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012年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5)2001年12月,中国成为____组织的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新空间;2017年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____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4、1949年初,北平国民党军总司令______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25、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英勇牺牲的是_______;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
26、中国近代化进程开始于
27、1909 年 10 月 2日,京张铁路在南口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这条铁路是以______为首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工人,用自己的技术力量,由中国筹款,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8、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发生在_____________(战争)。近代以来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
29、新中国奉行(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________________)的提出,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0、新文化运动中,_________(人名)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要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_________的胜利》,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欧美资产阶级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锁链。从此,中国在西方资主本义的强力驱使下,被卷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摘编自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
(1)哪一场战争迫使中国签订《南京条约》?
(2)小历认为,“以《南京条约》为代表的不平等条约签订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小历的观点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2、简述“一五”计划开始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指出 实施“一五”计划的重要意义。
33、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打内战,共产党灵活应对,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翻身解放浴血奋战。
(1)内战爆发前,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率中共代表团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谈判。毛泽东此行的目的是什么?谈判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2)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指挥人民解放军开展了一系列反击国民党的重大军事行动。请写出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著名战役。
(3)回望历史,你认为人民解放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中央 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 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材料一指什么事件?你觉得国民党对谈判有诚意吗?为什么还要“假戏真做"呢?谈判成果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开始于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的诗中描述的战役发生在什么时间?结果如何?
(4)从三则材料纵观国民党政府的发展历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