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春节,一家人到海南游玩,下列生活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A.
B.
C.
D.
2、天津在哪一条约中增开为通商口岸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天津条约》
3、下列影视作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英勇抗敌的事迹。其中,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敌为主题的有
①《地道战》 ②《地雷战》 ③《血战台儿庄》 ④《铁道游击战》 ⑤《长沙保卫战》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④⑤
4、某学者评价辛亥革命时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B.传播了共和思想
C.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D.赢得了民族独立
5、1913年春,在上海火车站被袁世凯派人刺杀的国民党领导人是
A. 孙中山
B. 宋教仁
C. 黄兴
D. 黎元洪
6、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7、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8、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经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戊戌变法就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揭开这次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强学会的成立 B.“公车上书”
C.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D.戊戌政变
9、“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井冈山( )
A.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B. 发动了秋收起义
C. 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 进行了三湾改编
10、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四川、湖南等农业大省的电视台被调侃为“猪台”,因为当地电视广告节目几乎都被各种类型的猪饲料所占据。这种情况表明( )
A.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
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政府对农村发展的引导
D.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11、《庚子西狩丛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徼服出狩……"这段文字中的乱民是指
A.太平天国
B.洋枪队
C.义和团
D.国民革命军
12、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相对峙的政权的事件是()
A. 金田起义 B. 洪秀全称天王 C. 定都天京 D. 青浦大捷
13、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②③
D. ④②③①
14、( )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A.新发展理念 B.“四个全面” C.“三严三实” D.“两学一做”
15、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①中共“一大”——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②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中共七大——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6、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C.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17、“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下列表与诗中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A.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B.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确立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8、1952年底新中国完成土地改革后,地主阶级被消灭,中农在农村人口中的比例由过去的20%上升为80%左右,贫雇农则由70%左右减少到10%左右,而且在逐年减少中。材料表明( )
A.土地改革消灭了土地私有制
B.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C.建立了农业互助合作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9、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在这一历史时期,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以下三位人物出现的阶段是( )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青藏铁路被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这主要反映了铁路的修建
A.废除了藏区的民族压迫政策
B.使西藏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C.彻底改变了当地落后生产力水平
D.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1、请你说说下列节日的由来。
(1)五四青年节是由 而来 ;
(2)七一党的生日是由 而来 ;
(3)八一建军节是由 而来 ;
(4)十一国庆节是由 而来。
22、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立“海峡两岸均坚持____原则”即九二共识,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和平统一、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3、五四运动前期的运动中心在____,后期的运动中心在____。
24、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事件的时间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是 :-------------------
(2).改革开放的时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时间分别是:--------- --------
25、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的完成标志着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6、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________”;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7、__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________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8、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号交接入列,增强了国防能力。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改名为________,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29、陈独秀在______(地名)创办了《青年杂志》;中共一大选举______为中央局书记。
30、______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______是中国军队(共产党)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1、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经济近代化的强力推进者。据此回答
(1)为谛造中华民国,孙中山先生在1905年建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什么?1911年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中反映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主张是什么?
(3)我们从孙中山身上应学习哪些精神?
32、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改革指的是什么?城市改革指的是什么?
33、指出抗日战争结束的年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4、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讲道:“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某班历史兴趣小组以“小红船,大巨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小战争,大威望】
材料一: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中国获得的战略利益是巨大的,它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西方国家看到如此落后的一个国家竟然也出兵和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相抗衡,并且成功地迫使强敌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妥协。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他们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
——摘自《解放军报》评论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场战争对新中国有何重要意义?
【小人物,大楷模】
材料二:
(2)上述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什么?
【小构想 大智慧】
材料三: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香港人士时说:“香港收回主权后,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北京除了派军队以外,不向香港特区派出干部,这也是不会改变的。我们派军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而不是去干预香港的内部事务。”
(3)材料描述的是邓小平同志的什么“构想”?这一构想的实践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小窗口,大世界】
材料四: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南方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4)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窗口城市的名称,结合材料谈谈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