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同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光明中学八年级要排演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张军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他应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

    A.裁撤冗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训练新式军队

  • 2、2007年9月21日,爱国人士何鸿燊先生以6910万港元的价格,购入原属圆明园海晏堂御制12生肖“水牛钟”喷泉的马首铜像,并决定将其捐赠给国家,你知道马首铜像是何时流落于海外的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B. 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C.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4、1956年~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是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②建成大庆油田③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④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5、从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这场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每周评论》

    B.《中外纪闻》

    C.《新青年》与北京大学

    D.《民报》

  • 6、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请仔细观察下表,导致表格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0多万亩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护国战争的爆发

    C.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之一是“政治协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政治协商”的中心内容是(       

    A.筹建新中国

    B.进行土地改革

    C.制定新宪法

    D.完成祖国统一

  • 8、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的外交布局是

    ①全方位②多层次③立体化④单一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9、《同治夷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持此观点的人主张学习西方的

    A. 政治制度

    B. 军事工业

    C. 民主思想

    D. 文教制度

  • 10、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两次战争的目的相同

    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

  • 11、某校八年级(3)班的同学们为了准备历史探究课搜集了下列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周恩来在万隆、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你认为这次探究课的主题是

    A. 改革与开放

    B. 内政与外交

    C. 战争与和平

    D. 侵略与反侵略

  • 12、曾国藩在日记中写到:“接恭亲王咨文,敬悉銮舆已出巡热河,(夷)氛逼近京城仅二十里,为之悲泣,不知所以为计。”材料中的“(夷)氛逼近京城”所指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3、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其凝聚而成的五四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自强求富

    C.开拓创新

    D.艰苦奋斗

  • 14、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15、关于在20世纪初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何要发起新文化运动,同学们形成了四种意见,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哪一种?( )

    A.孙中山先生的建议 B.是辛亥革命后实行民主共和制度的一个方面

    C.北洋军阀在文化领域推行尊孔复古的政策 D.当时的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 16、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

    A.自强求富

    B.自由平等

    C.三民主义

    D.君主立宪

  • 17、根据“双百”方针,在艺术问题上应该实行

    A. 百家争鸣

    B. 对外开放

    C. 百花齐放

    D. 现实主义

  • 18、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是(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开办新式学堂,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训练新式军队

  • 19、“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材料中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黄埔条约》

  • 20、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一位干部前往河南兰考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当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他指的是(     

    A.焦裕禄

    B.袁隆平

    C.王进喜

    D.邓稼先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________、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设起来;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_

  • 22、

    起义名称

    领导人

    结果

       影响

    _____起义

    刘道一、蔡绍南

    _____       

    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_____武装起义,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浙皖(安庆、绍兴)起义

    徐锡麟、______   

    不写

    _____(镇南关)起义

    孙中山与黄兴

    不写

    _____起义

    _____________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极大_____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 23、____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 24、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节期间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把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而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下面是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建国以来某地农村百姓盛行的春联。他们计划据此编写一部以《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为题的小型史书。请你把他们的编写提纲补充完整。

    春联集锦: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③食堂巧手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④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

    章号

    历史时期

    主要事件

    春联编号

    第一章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

    土地改革

     

    第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三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全面免除农业税

     

  • 25、1929年12月,在_____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__地区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 26、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_______,这一年是辛亥年,故称_______

  • 27、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____

  • 2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在 ______ (会议)上制定的。1976年 ______ 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 29、他身为国家主席,却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含冤病逝。(     

     

  • 30、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________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材料中的“辛丑”指的是哪一年?在这一年签订的是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

  • 32、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举出两处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2)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3)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派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最终割让了什么地方给日本?

    (4)举一例说出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和事迹

  • 33、新文化运动时期被陈独秀称为德先生、赛先生的是?这一运动的兴起体现了近代化的特点是?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近代百年的历程,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也是一部探索史。历史老师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以下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思维导图——呈现民族之殇】

    (1)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将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并在③处填写出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约内容,结合所学分析④⑤可知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任务二:【解读名言——传承民族精神】

    (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仁人志士奋起反抗。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下列历史人物的主要功绩,并说说你从诗句中感受到的民族精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吾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邓世昌

    任务三:【释读史料——唤起民族觉醒】

    (3)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唤起民族觉醒。阅读年代尺,分析材料一指出“此去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时间轴上①②两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是哪一阶级挽救民族危机的探索?材料二中“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任务四:【感悟反思——践行民族复兴】

    (4)中国的近代化就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过程。根据下列图片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图一:江南制造总局                  图二:《时务报》        图三:《民报》       图四:《新青年》

    ①内容包括上列四幅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领导人或代表所属的阶级派别、及事件影响;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学习西方从图一到图二、图三再到图四)特点、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前提,最后谈谈你的感悟。

    ②史实准确,条理清楚,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