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以来,中国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方面的变化
A.人们出远门渐渐坐上了汽车、火车 B.男子逐渐剪掉了长辫子
C.跪拜礼逐渐取代鞠躬、握手礼 D.旗袍、中山装等受人青睐
2、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历史人物是( )
A.克伦威尔
B.罗伯斯庇尔
C.甘地
D.卡德纳斯
3、19世纪末,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4、“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
A.爆发了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兴起
C.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D.建立了中华民国
5、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其口号是:
A.自强
B.求富
C.民主
D.科学
6、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表明
A.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以争取民族独立为目的的革命政党
B.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首先提出用武装斗争进行反封建斗争
C.中国共产党已正确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7、1985—1987年,我国裁军100万人,全军师团单位减少4054个,军级单位减少31个,大军区减少4个。这种情况( )
A.导致军队的威慑作用下降
B.忽视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C.不利于国防建设的现代化
D.有助于集中力量发展经济
8、一位美国前总统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互相对抗的)时代结束了,另一个(友好交往的)时代开始了。”这位美国前总统是
A.里根
B.杜鲁门
C.尼克松
D.克林顿
9、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B.后者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C.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10、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从下图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 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洋务运动破产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11、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B.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土地改革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D.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12、19世纪中后期,沙俄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 )
A.50多万平方千米
B.100多万平方千米
C.150多万平方千米
D.180多万平方千米
13、过去吃不饱,现在不愁吃,而且还要吃好。过去很少吃到细粮和肉类,现在提倡粗细粮搭配、荤素搭配,而且还要吃的健康。这说明了改革开放后( )
A.粮食产量的下降
B.消费总量的增长
C.生活质量的提高
D.食品安全的保障
14、“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一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道出了赤子对母亲的眷恋,对回归祖国的呼唤。诗中“酷炎的夏日”指的是( )
A. 英国的殖民统治 B. 法国的殖民统治 C. 德国的殖民统治 D. 日本的殖民统治
15、《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 )
A.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届,不准中国人居住
16、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两个阶段,其中“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 南昌起义
B. 九一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
17、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看不到的是
A.坐高铁出行
B.旅游、健身、休闲娱乐
C.用粮票、布票等在商店购物
D.普遍用上了手机.
18、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要求,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C.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戊戌变法下列法令中,对封建顽固势力最具威胁的措施是( )
A. 改革政府机构方面 B. 兴办私人企业方面
C. 训练新式军队方面 D. 开办新式学堂方面
20、“他”给道光皇帝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写此奏书的“他”是( )
A.关天培
B.魏源
C.林则徐
D.陈化成
21、过程: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迫________下诏退位;2月13日,孙中山辞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________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结果:________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________窃取。
22、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_、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初二某班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配制的解说词。
25、天京事变: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的________使太平天国________。
2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
27、三民主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8、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新文化运动中,______(人物)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29、根据提示列举下列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1894年7月,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这是: 。
(2)19世纪中期爆发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是: 。
(3)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事件是: 。
(4)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5)他们高举“扶清灭洋”的大旗,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抗争,这是: 。
(6)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7)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________
(2)戊戌变法期间清朝的皇帝是:________
(3)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
(4)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的地点是:________
(5)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________
31、回眸过去,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写出此条约中破坏领土主权的条款内容。
(2)“…条约签订之日是台湾遭日本侵略统治的悲情岁月的开始,也是台湾人民坚决奋起,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不间断抗争的开始。”材料中的“条约”是指的是什么?
(3)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变法运动,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5)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运动体现了什么样的性质?
32、根据不平等条约的影响提示,写出不平等条约名称。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2)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条约是
(3)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的条约是
33、我国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
3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说:“今之言革命民主者,糜烂四万万之人,大战数十百年,而必不能成革命,必不能保中国”。且一旦施行革命,则容易招致外国列强的武装干预,将会使国家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康有为认为:“民主者,天下公理也。能爱民变法,天下莫如皇上;若举民主,莫如皇上也……”
材料二 1894年10月,孙中山创立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民主革命主张。以后的旅欧期间,他细心钻研西方各国政治经济等书籍,认识到“非革命不能救中国”。1897年秋,孙中山赴日本结交朝野人士,争取他们支持中国革命。从1906年至1911年,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孙中山为起义制定战略方针,并在海外奔走,为起义筹募经费。1907年12月,镇南关起义时,他亲自参加战斗,各次起义均因缺乏群众基础,组织不够严密而失败。但革命党人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给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
(1)读材料一,康有为认为中国不能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2)读材料二,孙中山先生为民主革命作了哪些努力?早期的民主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孙中山和康有为的救国思想有什么区别?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