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为主题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
2、1950年秋天起,土地改革在广大新解放区全面展开,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统一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这体现了中央( )
A.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B.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C.积极进行“三大改造”
D.注重做好民生保障
3、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B.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C.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4、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5、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了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全会提出了( )
A.新发展理念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下图是小明同学创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它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下列哪一人物相关
A. 关天培
B. 陈化成
C. 林则徐
D. 琦善
7、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在其成立后的近四十年中共翻译151种图书,以军事、工艺制造、船政、矿学、数理化为主。这反映出其近代化的追求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扶清灭洋”
D.民主与科学
8、武汉人说:“张之洞对武汉的贡献很大,武汉人应该记住他。”张之洞留给武汉人的遗产应是( )
A.汉阳铁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京张铁路
9、中共一大的代表中,“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社会。”中共一大上“这些年轻人”提出的奋斗目标是
A.推翻帝国主义
B.打倒军阀
C.推翻清政府
D.实现共产主义
10、日本为发动战争找借口,炸毁沈阳北郊附近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这一事件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双十二事变
11、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增强民族凝聚力,2014年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2、以下是某同学在参观军事博物馆主题展时所拍摄的照片。这次参观有助于他深入理解( )
A.抗美援朝精神
B.焦裕禄精神
C.雷锋精神
D.“两弹一星”精神
13、1918年8月,胡适出版了新文化运动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引起轰动,一时洛阳纸贵,半年即再版,两年内发行万册以上。这部白话诗集的出版( )
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B.是对文学革命的积极响应
C.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D.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14、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一转折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5、某同学想了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应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
A.《卢沟桥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6、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最能体现日军这一侵略战略的军事行动是( )
A. 七•七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7、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吸收中国文化成为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改革是( )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穆罕默德改革
D.亚历山大改革
18、五四运动之所以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新文化运动促进 B. 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C. 工人阶级发挥主力军作用 D. 十月革命鼓舞
19、20世纪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群众性运动这一运动标志着
A.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0、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大力减轻农民负担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巩固人民公社
D、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__在广西桂平________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2、1935年,(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3、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24、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____、_______ 、_____三大主义,合称为“ 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 的指导思想。
2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在列强的入侵下,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下面表格相关内容。
战争 | 条约 | 影响 | 中国抗争事迹 |
鸦片战争 | 《 ① 》 | 中国__②____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___③__(人物)虎门销烟 |
(_____④_____) | 《北京条约》等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太平天国运动 |
(______⑤____) | 《 ⑥ 》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 | ___⑦____(人物)黄海大战与舰同沉 |
26、1927年,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湘赣两省边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__________________;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______ 多万人,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关英雄人物。
(1)舍身堵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壮烈牺牲:
(2)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纹丝不动,壮烈牺牲: 。
28、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 ______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克服1959-1961年的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 ______,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29、《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分布于中国的___________地区;《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已由沿海向中国___________推进。
30、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_”交接入列。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____
31、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第一个100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2、请简述甲午战争的影响。
33、201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40周年,是值得中国人民关注和骄傲的一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1978年开始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首先在哪一地区实行的?
(3)1984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4)1980年,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被恢复名誉的中共中央党员是谁?
(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早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6)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政治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分别写出中共十八大、十九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7)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从我做起,请谈谈作为青年人应如何实现中国梦。
34、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黄河流域在前3000多年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 隋炀帝写的《我梦江南好》用率真的文字表达了对江南出自肺腑的喜爱。唐中后期国家财政来源“江南,居十九”。宋代“国家根本,实仰东南”。
材料三 施复夫妇住在苏州盛泽镇,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靠缫丝织绸过日子。他们织出的绸缎光彩润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不到十年,施复夫妇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雇人织绸,成了大机户。
——《醒世恒言》
(1)材料一中的“渠”指什么?它的开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隋炀帝喜爱的江南在何时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写出这一时期南方最大的商业都市和一句能够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农业谚语。指出经济重心南移的根本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中期以后我国江南地区出现什么新现象?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