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2、下表为我国在“一五”时期的各部门投资比例。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行业 | 工业 | 农林水利 | 运输邮电 | 文化、教育和卫生 | 其它 |
投资比例 | 58.2% | 7.6% | 19.2% | 7.2% | 7.8% |
备注 | 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 |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D.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3、在近代中国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新文化运动倡民主与科学。这些运动( )
A.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反映了探索近代化道路的艰辛
4、阅读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民党兵力一直处于优势地位 ②三大战役的进行使得国民党兵力减少
③国共兵力在内战初期相差悬殊 ④渡江战役的胜利使得共产党兵力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所进行的努力不包括:( )
A. 争取西藏和平解放 B. 进行抗美援朝 C. 进行土地改革 D. 一五计划
6、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问题
C.祖国统一大业问题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7、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废除的标志是
A.土地革命完成
B.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8、新中国建立后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
D.一国两制
9、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国家分裂法》:“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反国家分裂法》的颁布( )
A.首次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B.标志着海峡两岸实现了“三通”
C.促进了“九二共识”的达成
D.有利于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
10、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时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这次南方谈话
A.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11、1949年5月,上海解放,军管会接管了上海机器厂,并迅速组织恢复生产。1950年,厂名改为“华东区工业部上海制车厂”,生产永久牌自行车。下图为1950年国庆节,该厂在《人民日报》上的广告,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上海制车厂是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典范
B.这是“一五”计划取得的重要成就
C.可以分期付款表明该厂经营方式灵活
D.永久自行车是乡镇企业的拳头产品
12、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有
①同文馆
②京师大学堂
③福州船政学堂
④北洋西学堂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13、“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是周恩来为什么历史大事件的亲笔题词
A.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B.秋收起义 C.皖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4、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抗争之歌,领导这场起义的是
A.洪秀全 B.石达开 C.萧朝贵 D.韦昌辉
15、1901年,李鸿章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家)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上年事变”指的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17、有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倡导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这里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B.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C.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8、1872年,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说:“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段话反映了( )
A.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
C.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中国的迅速强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敌视
19、下图是八年级研究小组收集到的近代中国某个政党的党员证,上面写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等字样。该实物可以作为( )
A.研究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
B.研究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
C.研究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兴中会的宗旨
D.研究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同盟会的宗旨
20、下列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的是
A.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21、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_____壮烈殉国,天津失陷。
2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______的作用。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______,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3、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1915年孙中山发表《_____________》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24、1935年,(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地点
(1)组织强学会——
(2)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
(3)北伐战争的两个主要战场——
(4)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5)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2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在列强的入侵下,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下面表格相关内容。
战争 | 条约 | 影响 | 中国抗争事迹 |
鸦片战争 | 《 ① 》 | 中国__②____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___③__(人物)虎门销烟 |
(_____④_____) | 《北京条约》等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太平天国运动 |
(______⑤____) | 《 ⑥ 》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 | ___⑦____(人物)黄海大战与舰同沉 |
27、下图所示人物是抗日民族英雄,他领导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他在亿万同胞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请写出他的名字。
28、甲午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骞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_)"的道路;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29、请根据提示,写出下列标志性的历史事件。
(1)新中国诞生的标志——
(2)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3)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4)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30、1949年初,北平国民党军总司令______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31、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大家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的进藏公路有哪些?(写出一条)
(2)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为此,1984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哪一法律文件?
(3)在20世纪末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的事件是什么?
(4)2006年,哪一铁路的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5)请写一句关于民族团结相处的标语。
32、回答下列有关我国教育发展的问题:
(1)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1986年颁布实施了什么法令?
(2)全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哪一年?
(3)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什么为国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作为接受义务教育的你应该怎样做?
33、那一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1)指出材料中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西藏和平解放有什么意义?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在西藏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以促进西藏地区的发展?
(3)西藏地区的发展得益于哪些因素?
34、学习完中国近代史后,八(3)班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跟他们一起解决遇到的问题:
【史料实证】
材料一:2009年12月29日,中国对英国毒贩阿克毛执行死刑。他携带4千克海洛因来到中国,足以毒死2.7万人。之前英方提出交涉,中国表示对外来毒品有“痛苦回忆”,英国媒体竟然叫嚣使用“炮舰外交”。
材料二:日本深知,欲侵占朝鲜,必须战胜中国,甚至灭亡中国。日本军内提出的总目标首先是击败北洋舰队。于是日本加快建设海军,明治天皇下令每年从内库拨款30万元建造舰艇。为造舰,天皇谕令节省宫廷费用,文武官员缴纳新俸十分之一。而中国则相逆而行,截取海军经费去修颐和园,使海军建设处于停顿状态。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图说历史】
材料三:“冲击——反应”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的洋务运动使中华民族开始了强国之梦,给中国带来了西方文明的曙光。
(1)材料一中“痛苦回忆”是指什么?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对中国多次使用“炮舰外交”,其中哪一次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为深远,为什么?
(2)日本为“击败北洋舰队”而发动的战争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一体现了洋务运动的哪些主要内容。
(4)结合图二漫画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5)洋务运动最终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战败而失败,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和农民先后做出了图三和图四所反映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6)从以上探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