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有历史教材对几个国家的革命、改革作出了具有诗意和隐喻的概括。以下历史事件与概括不对应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B.俄国农奴制改革——避免革命的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D.美国内战——为民族独立而战
2、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新航路开辟始于葡萄牙,一个发现了“人”,一个发现了“世界”,它们共同推动了( )
A.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B.大西洋沿岸经济的发展
C.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3、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说明16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 马克思主义诞生
C. 无产阶级政权开始建立
D. 共产党组织诞生
4、城市中的基本居民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他们进入城市前多是为农奴,只要进入城市并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并获得自由。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这一现象起到的作用是
A.使庄园解体 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5、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做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A. 雅典没有不参政的男人 B. 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利益
C. 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D. 雅典民主政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
6、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子爆炸……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他评价的是( )
A.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
B.独立战争后,美国确立了联邦制
C.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是
A. 楔形文字
B. 荷马史诗
C. 儒略历
D. 帕特农神庙
8、《尚书》口:“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本固邦宁。”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B.秦朝统一度量衡
C.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
D.孝文帝推行汉化
9、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起点”的含义是指
A.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B.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C.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D.开始反清起义
10、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予以处罚。这表明( )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方便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蚁鼻钱不是当时的法定货币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11、公元前6—前4世纪,北印度产生了多个重要的思想流派,佛教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派别。它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众生平等,抨击种姓制度高下分明的等级体系,赢得了大批信众。材料说明佛教( )
A.在亚洲传播的速度加快
B.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C.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D.信奉安拉,但不排斥其他神灵
12、在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中,对非洲人民造成最严重伤害的是
A.香料贸易 B.黑奴贸易 C.农产品贸易 D.金银掠夺
13、下图反映了极盛时期的阿拉伯帝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极盛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B.阿拉伯帝国的建立者是穆罕默德
C.阿拉伯帝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D.阿拉伯帝国在扩张过程中与中国唐朝军队有过正面交锋
14、以下有关如图人物的介绍正确的是( )
A.他被称为“反清英雄第一人”
B.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C.他在著作《革命军》中号召人们推翻清政府
D.武昌起义后他被推举为都督
15、小红同学在对“古代希腊文明”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绘制了下图。该图最能说明
A. 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B. 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
C. 西欧封建城市的特点
D. 近代欧洲的城市化进程
16、他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的小说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他是
A.但丁 B.莎士比亚 C.麦哲伦 D.巴尔扎克
17、阿拉伯帝国都城巴格达“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染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 )
A.宗教扩张征服世界
B.商业贸易比较发达
C.促进思想文化交流
D.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18、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不包括( )
A.圆周率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9、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B.《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的一部分
C.《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D.《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全部法律条文
20、美国人威廉·莫尔伍德形象地说:“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埃德蒙兹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如果没有长征,中国今天就不是共产党的天下。”两位所指的是( )
A. 肯定长征锻炼了革命力量
B. 长征使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
C. 长征使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得到确立
D. 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1、18世纪60年代, 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最先发生于新兴的 。
22、根据提示补充相关内容。
(1)公元前73年,____发动奴隶起义,在其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2)1112年,____市民发动起义,最终取得了自治地位。
(3)1864年,各国工人代表聚会伦敦,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_____”。
23、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方式:常用的手段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其典型代表是法兰西的___________。
24、观察如图《新航路开辟示意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1)A.哥伦布的航线
B.麦哲伦的航线
(2)根据上图,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俄国革命的镜子”是______。
(2)创作《英雄交响曲》的音乐家是______。
(3)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______、______。
(4)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的美国发明家是______。
26、牛顿于1687年出版科学巨著《_____》使得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7、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______(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61年,______正式成立,它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8、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英雄人物辈出。
(1)___________带领议会军打败王党军,取得英国内战胜利,后就任护国主。
(2)___________领导美国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后就任美国首任总统
(3)___________于1804年加冕称帝,带领法国军队横扫欧洲大陆,打击了各国的封建统治。
29、穆罕默德最初在________城传教,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________,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________。
30、西欧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_______,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日本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_______”。
31、我们学习了世界上三大宗教的其中两大宗教
(1)请分别写出这两大宗教的名称,创立时间,人物。
(2)对于宗教信仰,我们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对待。
32、学习世界近现代史,要了解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现象,了解世界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进程。请以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全球扩张为主题,梳理一下相关的知识。
(1)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思想文化基础的事件是什么?
(2)在欧洲,英法两国是通过什么事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
(3)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领导美国取得独立战争胜利的杰出人物是谁?
(4)世界上,各个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各有不同,通过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有哪些?(写出一个即可)
(5)在20世纪20-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各国都在寻找出路,其中美国的措施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是怎么做的?
(6)二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调整政策,建立起什么制度,进而纷纷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7)结合对这段历史的学习,你觉得有什么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
33、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3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1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第196条:若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第199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的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材料二:“婆罗门,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由于最先出生且掌握‘历史知识’,因而理应为 一切创造物的主宰。”“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罗的财产……”“‘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材料三: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1)材料一中的法律条文出自什么文献?它反映了哪一国家的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这些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在此制度中有一户人家开着一家棉布店,销售自己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属于哪一等级?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这个等级制度有什么突出特点。
(3)材料三是哪个宗教的教义。请举出一位在中国信仰这种宗教的著名人物。
(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当时它是受人们支持还是反对?请说明理由。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