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埃及的法老自称为“太阳神之子”,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国王则自诩为“月神的后裔”,认为自己是“辛神创造的诸王之王”。据此可知,二者的共同目的是( )
A.宣扬君权神授
B.维护专制君权
C.巩固国家统一
D.强化文化认同
2、公元9世纪,由日耳曼民族建立的曾经强盛一时的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的雏形。这个帝国指的是( )
A.西罗马帝国
B.东罗马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查理曼帝国
3、吴国的国君本是周武王的先人古公的长子,到了江南后“文身断发”,服从了当地荆蛮的习俗。燕国的始祖召公与周同属姬姓,但燕国四周是戎狄的天下,其臣民中也有不少戎狄成分。因此,在春秋时,吴国和燕国都被排除在“中国”之外。材料旨在说明
A.“中国”的文化色彩浓厚
B.华夏族已被周边民族同化
C.血缘关系失去了政治意义
D.“中国”已有了明确定义
4、17世纪到19世纪,美洲大陆黑人奴隶的价格从400美元上涨到2000美元,奴隶贩子从中获得巨额利润;同时,他们又从美洲将大量的黄金、白银以及糖、烟草、棉花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这段材料主要说明殖民活动
A.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B.增加了美洲的劳动力
C.传播了先进的文化 D.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5、“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强制性迁徙,不可否认,也是最残酷的一次迁徙。在过去的一个长达400年期间,大批非洲人被迫远离家乡,分散在世界各地,这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与这次“迁徙”有直接关联的重大事件是
A. 新航路开辟
B. 黑奴贸易
C. 工业革命
D. 美国内战
6、170多年来,全世界大约有几十亿人口受到了这一伟大理论的影响,曾经有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理论( )
A.为第一国际起草的纲领
B.用和平手段推翻资产阶级
C.号召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D.否定资产阶级所起的作用
7、下图为“五四运动”时期一份报纸的一角,报纸中有“罢曹(汝霖)令已下”等字样。该报纸最能说明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C.袁世凯当选大总统
D.响应“五四”运动国内专电
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工人运动的推动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C.无产阶级革命的迫切要求
D.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活动
9、列宁在1895年提到一本书时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被列宁提及的书应当是( )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战争与和平》
C.美国的《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0、清政府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在《使东述略》中描述到:日本的景物风貌已由本来的“汉唐遗风”一变而“趋欧俗”。下列哪一事件使日本的景物风貌“趋欧俗”(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甲午中日战争
D.工业革命
11、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制造出世界第一辆汽油动力的“奔驰一号”车,第二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从中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工厂制度广泛建立 B.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C.世界完全连为一体 D.垄断组织资本雄厚
12、622年,穆罕默德率领一些信徒迁居__________,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横线处应填写( )
A.巴比伦 B.麦加 C.麦地那 D.巴格达
13、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基督教②佛教③伊斯兰教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14、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 波士顿倾茶事件 B. 来克星顿的枪声
C. 发表《独立宣言》 D. 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15、英国宪章运动中颁布的政治纲领是
A.《人权宣言》 B.《人民宪章》 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
16、“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都要高的启示,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便能超越常人无以摆脱的苦难。”以上材料出自哪位伟大的艺术家
A.但丁
B.莎士比亚
C.贝多芬
D.毕加索
17、国际劳工组织警告:新冠可能引发一场全球经济危机,肺炎疫情或致2500万人失业。下列“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对解决失业问题有借鉴意义的是( )
A.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B.以工代赈
C.整顿银行业
D.稳定农产品价格
18、英语August(8月)是根据古罗马某皇帝的尊号Augustus(奥古斯都)演变而来,请问这位罗马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
A. 屋大维 B. 凯撒 C. 查士丁尼 D. 君士坦丁
19、封建时代的欧洲,虽然处在教会神学的控制之下,但也孕育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下列能够阐释上述历史结论的历史现象是
A.庄园经济流行
B.封君封臣关系的产生
C.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D.罗马教皇和世俗王权相互利用
20、下面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史实是
A.封建统治者的残暴
B.德国侵略者的罪行
C.欧洲战场的残酷
D.法西斯的暴行
21、古代 ______是西方文明之源。公元前5世纪,雅典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______制度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全希腊的学校”。
22、【基督教的创立】基督教创立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_____地区。
23、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考”、“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某同学根据所学教科书的目录制作的有关“近代化的探索”学科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她)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
24、观察《美国独立战争》图,请将代表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北方军队大败南方叛军的地点:葛底斯堡
B:北方军队攻克南方叛军老巢:里士满
25、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一些部落结成联盟,实行________,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
26、标志着铁路时代到来的是_______________发明的蒸汽机车;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是《________________》。
27、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______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l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突袭太平洋美军基地______,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42年的是二战的转折点,1945年9月2日,______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8、英国的_____和法国的路易十六在本国革命中均被送上了断头台。
29、古印度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_____第一等级_____;第二等级_____
30、《1812年拿破仑帝国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____(地名);《美国内战形势图》中②处是________(地名)。
31、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中海地区,相继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回答问题:
(1)写出尼罗河流域的文明成就一项。
(2)两河流域诞生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请写出其名称。
(3)古代印度形成的严格等级制度叫什么?商人在这一制度中属于哪一等级?(写出等级名称)
(4)谁统治时期,古希腊某个城邦的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______。
(2)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______。
(3)一战后甘地领导的印度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______。
(4)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______。
(5)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______。
3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17-18世纪的欧美社会巨变,开启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17世纪时,斯图亚特王朝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什么事件拉开了这次革命的序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怎样的特点?
(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不仅用暴力形式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且还颁布一系列法律文献巩固革命成果。美国独立战争过程中颁布的什么法律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具有什么样的双重性质?
(3)1789年7月,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从此开始。大革命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大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推动了本国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这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管辖彰显主权
地区 | 朝代 | 机构 |
新疆 | 西汉 | 设置西城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往来商旅 |
西藏 | 元朝 | 设立①,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 |
台湾 | 元朝 | 设置②,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
材料三 在元朝统治下,不仅中原居民、北方居民得以进一步融合,而且西北、西南的民族和中原民族的关系也得以进一步密切。……在元代的最高统治者看来,这种融合也是要有限度的,他们不可能完全被其他民族融合、同化。这是他们所不允许的。例如他们懂得汉族文化的优越性,又懂得要保持蒙古祖制,保证民族特权的重要性。
——摘编自梅朝荣《超级帝国:破解中国最强悍王朝的密码》
材料四 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次重要改革?图二反映了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交往?
(2)写出材料二中①②应补充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元朝实行“有限度”融合的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