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是清朝洋务派官员,你支持下列哪个行动
A. 筹办兵工厂 B. 推翻清王朝
C. 实行变法维新 D. 宣传民主与科学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在革命斗争中凝聚成五四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在和平年代升华为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对抗美援朝精神理解错误的是
A.爱国主义精神
B.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
C.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
D.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
3、下列事件与结果的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件 | 结果 |
A | 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 维新变法思想开始传播 |
B | 维新人士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 得到上层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
C |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 拉开变法维新的序幕 |
D |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 戊戌变法失败 |
A.A
B.B
C.C
D.D
4、“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 红军会宁会师
B. 巧渡金沙江
C. 吴起镇会师
D. 四渡赤水河
5、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说:“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根据这一说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结束于
A.1939年 B.1942年 C.1945年 D.1949年
6、2006年通车的,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铁路是( )
A.京广铁路
B.川藏铁路
C.新藏铁路
D.青藏铁路
7、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时务报》与《国闻报》的创刊
B.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公车上书”
C.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D.严复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8、“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是外国青年选出的“中国四大发明”。外国人纷纷表示:“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外卖、快递都非常快”“高铁很棒”。这些现象不能反映的是( )
A.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B.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刻改变
C.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变化
D.中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
9、香港特别行改区,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包括大屿山及230余个大小岛屿)组成。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现在香港区域的版图在近代历史上最终形成的是在( )
A.鸦片战争结束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
10、有一幅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该对联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
A.清末晚期地主阶级抵抗派
B.民国初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C.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
D.民国初期资产阶级激进派
11、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八七会议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重庆谈判
12、在国家各类节日庆祝活动中,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上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旨在
A.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
C.强化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D.提高国家国际影响力
13、中共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大会,以下会议与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
A.中共一大—焕然一新
B.八七会议—领导工人
C.遵义会议—开天辟地
D.中共七大—生死攸关
14、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B.领导工人运动
C.推翻帝制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5、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个方案是( )
A.《劝世良言》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土地法大纲》
16、如图中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中由麦哲伦做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 主张宣传马克思主义
C.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 抨击儒家传统伦理道德
18、下列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 D. 戊戌变法
19、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其中“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 )
20、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应是
A. 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
B. 提出自治申请的地方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一地方
D.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使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____
(2)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____
(3)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____
(4)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提供法律依据的文件是____
22、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______
(2)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______
(3)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______
(4)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
(5)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______
2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对________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对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
(2)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
(3)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4)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5、美国在甲午战争后提出”_____________”,主张利益均沾。
26、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并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他的杂交水稻技术,不仅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大贡献。袁隆平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_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以(_____)为国旗。
(2)(_____)年,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_____)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一次会议。
(3)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_____),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_____)之间的矛盾。
(4)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交接入列;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_____)大战区,构建起了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5)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2015年,(_____)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8、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重视农业生产。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 ______。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开创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 ______。
29、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条约名称。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2)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4)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5)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30、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共侵占我国领土________平方千米。
3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时实现的目标。
32、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时间 | 条约名称 | 影响 |
1840-1842 | 南京条约 |
|
1894-1895 | 马关条约 |
|
1900-1901 | 辛丑条约 |
|
3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什么?颁布的分配土地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34、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林则徐,福建候官人。他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一位民族英雄。
——摘编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光绪二十年(光绪元年是1875年),他常说:“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9月17日在大战中,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早置生死于度外,如今之事,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享年45岁。
材料三 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他被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摘自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林则徐的主张和他采取的行动。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根据材料二,指出他牺牲于哪一年?
(3)请解释材料三中的“戊戌变法被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的深刻含义。
(4)上述材料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