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银川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所示为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大学毕业材料,该材料显示的公历年份是(  

    A.1927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34年

  • 2、“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是毛泽东经典的战略思想之一。以下战役最能够充分体现该战略思想精髓的是(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转战陕北

    D.孟良崮战役

  • 3、她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素中提取青蒿素,并研制出系列青蒿素类药品,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科学家。她是

    A. 袁隆平

    B. 屠呦呦

    C. 莫言

    D. 刘洋

  • 4、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C.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开始实行变法

    D.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5、鸦片战争期间,率兵奋勇抵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清军将领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琦善

    D.邓廷桢

  • 6、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发行首批股票300万元(见如图)。该股票可以用来研究(     

    A.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B.包干到户的实行

    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乡镇企业的发展

  • 7、兴中会的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两相比较,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增加了

    A.民族革命内容

    B.民主革命内容

    C.民权革命内容

    D.民生革命内容

  • 8、在“寓强于富”口号的引领下,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有(       

    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江南制造总局

  • 9、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因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载入史册的将领是

    A. 杨虎城

    B. 杨靖宇

    C. 李宗仁

    D. 彭德怀

  • 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斛。”这首诗主要反映了中国近代

    A.饮食习俗的西洋化

    B.文化娱乐的大众化

    C.服饰发型的革命化

    D.称谓礼仪的平等化

  • 11、今年暑假小明准备去江西参加以革命摇篮,星火燎原为主题 的红色旅游。出发前他应了解的历史大事是

    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长征会师中共七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12、“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19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下列属于该变法内容的是(       

    A.废除科举制

    B.设立京师大学堂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颁布剪辫法令

  • 13、1945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这一举动被民主人士称为“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安危”。这主要说明了()

    A. 民主人士对毛泽东的敬佩

    B. 国民党要求谈判得到个党派的支持

    C. 这一举动符合全国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代表了全民族利益

    D. 共产党当时的力量还不足以与国民党对抗

  • 14、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 )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黄埔条约》

  • 15、胡绳在《中国近代史稿》中写道:“掌握国家政权的是已经十分腐朽的地主阶级……他们把自己从人民群众中最大限度地孤立起来,这也是决定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据此,作者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政府军备废弛

    B.清政府经济落后

    C.清政府政治腐败

    D.英国人准备充分

  • 16、1953-1956年我农业总产值发生变化(见下图)的主要原因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社的推动

    C.“大跃进”的发动

    D.人民公社化的掀起

  • 17、“竹枪一杆未闻炮声震天打得妻离子散,锡纸半张不见火光冲天烧尽田地房廊。”这句话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状况。这一社会状况告诫我们应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 18、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

  • 19、下列革命活动中,毛泽东没有参与的是

    A. 秋收起义

    B. 古田会议

    C. 南昌起义

    D. 井冈山会师

  • 20、1916年的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理由是指袁世凯(    

    A.篡夺革命果实 B.建立新式陆军 C.出卖了维新派 D.公然复辟帝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 22、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过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事件。请你写出下列反映北京历史的有关史实。

    (1).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

    (2).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3).要求“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爱国运动

  • 23、大人”“老爷”等称呼改为“______”“_____”。

  • 24、___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___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 25、______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2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 27、___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___年开始执行。

  • 28、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______会战,均失败。

     

  • 29、占领南京结束国民党政权统治的战役是_______

  • 30、三民主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________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________”。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 32、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奋斗终生。

    (1)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大会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写出孙中山创建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名称。

    (2)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名称。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哪一文件?

    (4)写出一例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而进行的活动一例。

    (5)你认为从孙中山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精神品质?

  • 33、国共两党关系对中国政局有很大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进行的战争名称。

    (2)分裂:1927年哪一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合作: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哪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分裂:请写出1948年——1949年国共之间进行主力决战的三次重大战役名称。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映……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然。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

    图二说明:2021年3月19日,应美国之邀,中美展开高层战略对话。会中美国趾高气扬的指责中国内外政策。中国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正气的指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1)材料一中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是指哪三次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开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该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提到的“割台湾”是指近代史上哪一条约的签订导致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这次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分离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回归的?

    (3)材料三图一中的条约是在哪场战争后签订的?“每个中国人赔偿一辆白银”具体指该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对比两张图片,同是辛丑年,中国人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4)综上所述,从外交的角度思考,你得到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