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认为:“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科技教育落后
B.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急于求成,步伐太大
2、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下列与其复辟帝制有关的是
A.就任临时大总统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刺杀宋教仁
D.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3、太平天国通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社会目标的纲领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劝世良言》 D.《勘分西北界约记》
4、1866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制造局,主要制造枪炮和军用物资。1867年崇厚在天津设立了天津机器局(后改名北洋机器局),主要生产火药、子弹。上述材料反映洋务运动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创办民用企业
C. 兴办新式学校 D. 建立新式海军
5、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是( )
A. 《天津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6、1979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增长6倍多,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了人民公社
D.分田包干到户
7、抵抗外敌入侵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下列人物中,抗击日本侵略的民族英雄是( )
①林则徐②邓世昌③张自忠④左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起因和性质相同
B.都是英国发动的
C.结果都是清政府战败
D.清政府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9、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动这高潮出现的因素是( )
A.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设立 B.北伐战争的开展
C.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D.抗日战争的爆发
10、古今地名对照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实际上是我们今天的( )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天津
11、复旦大学一位教授于2018年元旦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举办一期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讲座,现场邀请一位经历过这一战争时期的嘉宾一起参与。从人生经历上分析,你认为下列候选人中最适合做嘉宾的( )
A.55岁的周医生
B.65岁的李师长
C.75岁的王教授
D.85岁的张市长
12、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斗争的重要工具,而这些报纸、杂志更需要有影响力的出版机构来出版。下列给出的选项中,哪个是由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并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
A.中华书局
B.新华书店
C.商务印书馆
D.开明书店
13、从19世纪60年代起,为发展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民主
B.科学
C.自强
D.求富
14、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载入宪法,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2月相关部门公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这些举措( )
A.保障了民族政策有法可依
B.实现了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
C.完善了特区自治法制体系
D.卡富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15、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相同点有
①孙中山号召或领导
②都是武装斗争
③矛头指向北洋军阀
④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16、他是状元出身,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道路。这里的“他”是( )
A.张謇
B.荣宗敬
C.卢作孚
D.侯德榜
17、“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B.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C.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8、以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场景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直接相关的是( )
①上海某工厂厂长参加公私合营股东大会
②武汉人民庆祝长江上第一座大桥通车
③大庆石油工人手拉肩扛将钻机运到井场
④杭州某皮鞋匠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马尾海战 B.黄海海战 C.丰岛海战 D.威海卫战役
20、革命口号具有时代的特征。下列革命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④“打倒老蒋,解放全国”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21、林则徐禁烟:1838年底,________派力主禁烟的__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________海滩被当众销毁。
2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 ),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 ),这一成果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23、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______________;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______________。
2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
《____________》。
25、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年,_________联合多个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 “____________”,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6、______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7、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952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____弹药用尽后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火力点的枪口,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29、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30、洋务运动时期口号是_____。
31、简述近代中国一步步深入学习西方的历程。
32、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什么?
(2)1987年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的会议是什么?
(3)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然研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得到什么启示?
33、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友好往来与兵戎相见都成为历史长廊中形象各 异的刻度,启迪着中日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该歌谣以哪一历史事件为背景?下图所示人物是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亿万同胞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请写出他的名字。
(2)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请写出该事变的影响。2014年,我国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 公祭日,是为纪念在哪一事件中的死难者?
(3)中国抗日战争坚持了14年之久,请写出抗战取得胜利的时间。中国抗日战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材料二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年—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三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1)材料一中“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中失败?从材料中可知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清政府“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跟哪场战争有关?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