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抚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 2、下列城市属于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①珠海②上海③广州④厦门

    A.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3、“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   )

    A.决定举行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B.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C.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4、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平定国内农民起义),可以勤外略(抵御外来侵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镇压人民革命

    B.抵抗外来侵略

    C.维护清朝的统治

    D.发展民族工业

  • 5、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从东到西、从点到面、从线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渐进过程这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特点是(     

    A.单层次

    B.全方位

    C.宽领域

    D.多层次

  • 6、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探源之策,在于自强”。那么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湖北织布局

    D.汉阳铁厂

  • 7、“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这两个强盗是(     

    A.英国、美国

    B.英国、俄国

    C.德国、美国

    D.英国、法国

  • 8、1962年刘少奇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当前的困难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运动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 9、孙中山和黄兴等发动“二次革命”,最直接的原因是

    A. 袁世凯策划“宋案”

    B. 袁世凯改组国民党

    C. 袁世凯北上组阁

    D. 袁世凯权力过大

  • 10、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甲午中日战争”的时事报道。其中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A.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天津条约》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日本侵略者进犯北京,犯下了滔天罪行

  • 11、1955年,看到几亿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对人说:.他现在很高兴,甚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还高兴。因为他觉得这件事情使中国的情况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毛泽东赞赏的历史事件指的是(     

    A.农民得到了解放

    B.“二五计划”进展顺利

    C.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D.全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 12、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A.表明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收到成效 B.达到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目的

    C.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 13、“十三五”规划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回顾历史,下面对联反映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14、“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萧二集》的一首诗。以下哪个题目最可能是其原题(     

    A.《甲午悲歌》

    B.《珍珠港祭》

    C.《台湾沦陷》

    D.《日寇投降》

  • 15、孙中山认识到民主共和国政权的稳定有赖于经济的发达,主张兴办实业,发展经济。他提出的土地问题,已经触及到民主革命的实质。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 16、“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7、这次会议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这次会议是指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 18、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为了更方便获得福建武夷山的红茶

    A.迫使清政府开放福州

    B.发动鸦片战争

    C.签订《北京条约》

    D.攻占北京

  • 19、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屡破强敌的北伐名将是

    A.贺龙 B.朱德 C.李烈钧 D.叶挺

  • 20、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天津条约》

    D.《黄埔条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读图

    (1)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①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此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上图中①所代表的地名________

    (2)图中④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④为甘肃的________。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3)上图是两个历史人物合影的照片,该照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________

    (4)照片中“下面人物”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国民政府陪都谈判。““下面人物” 是________

  • 22、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两个自治区成立的时间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47年5月1日成立的自治区

    B.1965年9月9日成立的自治区

  • 23、在正当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 ______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禁毒英雄是 ______

  • 24、(1)观察图二,请将下列“一五”期间建成公路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新藏公路 B、青藏公路

    (2)据图二分析,重工业的地域分布有何特点?

  • 25、中共七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26、美法扩大侵略权益: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签订中美《________》和中法《________》。

  • 27、____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____年,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 28、到1956年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政策。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29、1947年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___________。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___________的序幕。

  • 30、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及其内容是什么?这场运动为何会失败?它又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 32、观察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什么历史重大事件?

    (2)此事件发生于什么时间?

    (3)标志着什么?

  • 33、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哪一句?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们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材料三  19159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在中国展开。一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请你写出这场运动的两个代表人物。

    (2)材料二中,把梁启超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孙中山把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3)根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运动”的名称。此次运动中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谁首先提出的?

    (4)从这些变革中,你能体会到哪些激励你向上的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