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视热播剧《大江大河》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70年代末,从部队复员的雷东宝安排人在围墙上写上:“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标语。这反映了当时农村正在( )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大力推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2、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
①民主 ②科学 ③自强 ④求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以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A. 中共一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B. 长征胜利——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 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西安事变——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4、1875年谁带兵成功收复新疆?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5、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成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该歌谣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土地改革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三大改造完成
6、导致下表比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 《共同纲领》的颁布
B. 新中国的成立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抗美援朝的胜利
7、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四渡赤水 ②遵义会议召开 ③渡过乌江 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8、1895年,光绪皇帝为一位在黄海大战中捐躯的爱国将领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清廷还赐给这位将领的母亲一块“教子有方”大匾。这位为国捐躯将领是( )
A.邓世昌
B.戚继光
C.文天祥
D.丁汝昌
9、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的法令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天朝田亩制度》
C.《明定国是诏书》
D.《论联合政府》
10、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下图反映的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北伐战争
11、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位于《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中的
A.①丰岛 B.②大东沟 C.③旅顺 D.④威海卫
12、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威海卫海战 B.黄海海战 C.大连、旅顺战役 D.丰岛海战
13、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A.减租减息
B.土地公有制
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D.保留富农土地
14、《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这一规定( )
A.使西方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B.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和国防安全
D.表明列强承担保护清政府的责任
15、“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高原上”,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
A.抗美援朝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一五计划完成后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6、杜甫在《垂老别》中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此诗的创作背景是
A.“贞观之治” B.黄巢起义爆发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爆发
17、山东巡抚孙宝琦致清政府责任内阁电:“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绝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上述电文出现的背景是
A.太平天国达到全盛 B.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
C.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D.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
18、1984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庆典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牌子经过天安门广场。牌子上的标语应该是( )
A.人民公社好
B.工业学大庆
C.联产承包好
D.把反右派斗争进行到底
19、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下列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
A. 上海 B. 南京 C. 深圳 D. 北京
20、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是( )
A.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抗
B.苏联红军的参战
C.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
D.美国投放了两枚原子弹
21、1938年,徐州会战中,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指挥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1940年,八路军在_______指挥下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22、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⑯______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⑰______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⑱______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3、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即_______。在本届大会上形成了_______制度,这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
24、__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5、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创近代探索路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____,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27、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并于 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____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28、三大改造指的是________、手工业和_________。
29、1937年8月至11月的________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1938年6月开始的________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0、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_______宣告成立。《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1、2021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班计划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是竞赛筹备小组为此编制的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准确答案。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压迫奴役的屈辱史,哪一历史事件结束了中国被奴役的命运,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了?哪一事件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新中国建立起来?
(2)新中国成立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2001年我国取得的一项重要的外交成就是什么?
(3)“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中国复兴之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的“他”指的谁?
(4)2012年11月,是谁提出了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2、简答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及内容。
33、(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
(2)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哪些不平等条约?其中哪一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不准中国人居住?
(3)从近代中国的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4)面对列强的一步步侵略、清朝统治又日益腐败,假若你是当时的一名爱国者学生,你会怎么做?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10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从华盛顿飞到太平洋中部的威克岛,同“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就朝鲜形势等问题进行会谈。麦克阿瑟信心十足地说:“我认为中国介入的可能性极小。”“如果他们在最初一两个月进行干涉,那将具有决定意义。我们不再畏畏缩缩。中国在满洲的兵力有30万。其中部署在鸭绿江边的不会超过10万~12.5万人,只有5万~6万人可以越过鸭绿江。他们没有空军,我们的空军在朝鲜有基地,如果中国人试图南下到平壤,那对他们来说将是一场大规模的屠杀。”麦克阿瑟还断言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是赢定了”。
材料二 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请完成:
(1)根据两则材料,概括麦克阿瑟认为中国不出兵的理由。毛泽东认为中国出兵的理由又是什么?
(2)事实是怎样教训了麦克阿瑟的?
(3)这场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