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
A.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B. 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D. 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2、下面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统计表,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
年份 | 工业企业(家) | 资本总额(万元) | 工人总数(万人) |
1913 | 698 | 33082 | 27 |
1920 | 1759 | 50062 | 56 |
A.洋务运动的刺激
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A.农业
B.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重工业
4、下列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
A.“自强”、“求富”——洋务运动 B.“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
C.“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戊戌变法
5、下列人物和作品搭配不准确的是
A.鲁迅——《狂人日记》 B.齐白石——《愚公移山》
C.茅盾——《子夜》 D.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6、“1856年,是太平军胜利与危机纷呈的一年……”这里的“危机”指( )
A.北伐失利
B.天京事变
C.遭到洋枪队与淮军反扑
D.天京陷落
7、下图是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其中部分字迹印刷不清。这部分字迹应是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8、某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骤闻之,若午夜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有关该条约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C.沙俄趁机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D.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9、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对这段文字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成书于五四运动以后
B.高举了“民主”“科学”的旗帜
C.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
D.作者借狂人之口,抨击了封建儒学的虚伪
10、“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鸦片战争导致
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
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
11、“遵义禁毒宣传”公众号近期推出《禁毒大扫除,遵义在行动》专栏。禁毒工作刻不容缓,各县、市(区)纷纷扎实推进禁毒宣传活动。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禁毒第一人”的民族英雄是( )
A.道光帝
B.林则徐
C.左宗棠
D.谭嗣同
12、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根据毛泽东不要与前来合击之敌纠缠。下决心不要后方的指示,兵分三路横跨陇海线,开始千里跃进的壮举。对这一壮举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C.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进行战略大决战
1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中国人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其中“中体西用”这一步应指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14、2008年在北京举行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2014年在南京举办了第2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浙江乌镇举办了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些国际盛会的举办主要得益于我国
A.在国际事务中居于领导地位
B.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C.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D.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5、民国时期,新式邮政业得到发展。下列与下图邮票发行同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开始
B.中共一大召开
C.中共二大召开
D.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16、三大改造中,改造农业的主要形式是( )
A.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赎买
C.公私合营 D.包产到户
17、南京大屠杀集中反映了( )
A. 国家利益的尖锐冲突 B. 法西斯的残暴 C. 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D. 战争的破坏性
18、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高喊着口号,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爆发了。下列最能反映这次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取消二十一条”
19、三民主义不包括( )
A. 民族主义 B. 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每当看着在《义勇军进行曲》国歌声伴随下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们总是倍感庄重、自豪。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是在
A.开国大典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共同纲领》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1、1992年中共______(会议)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奋斗目标。
22、独立梦、工业梦、强军梦、统一梦…“中国梦”凝聚着各方共识,砥砺国人前行。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改正:___________
(2)1976年10月,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粉碎,标志着“文革”的结束。( )改正:______
(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 改正:_______
(4)1997年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 改正:
23、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写成《_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___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
24、____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的全部自给;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
25、“进出农田不计程,此身只为米粮生。呕心沥血研新种,稻量翻番世界惊!”这篇悼词悼念的的应是( )
26、__________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51年,_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7、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_____和_____
28、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___》,限制国王的权利,形成君主立宪制政体。
29、写出下图中所代表的名称
.
(1)图一是( )它是迄今已知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图二是( )的复原头像。
(3)图三是( )的复原头像。
(4)图四是( )建筑,它是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
30、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_____(人物)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1、面对列强的侵略,面对国土被践踏,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中国各阶级纷纷行动起来,他们采取各种救国方案,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中国农民阶级】
(1)在近代史上,农民阶级进行了哪两次大规模的抗争运动?分别抗击哪些外国军队?
(2)他们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中国地主阶级】
(3)地主阶级的哪个派别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什么探索活动?
(4)这一派别进行探索的目的是什么?
(5)请你写出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个?
(6)此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中国资产阶级】
(7)上图图甲、图乙分别是哪两位资产阶级维新志士?他们推动了哪一场变法运动?
(8)维新派的改革措施触犯了谁的利益?结果怎么样?
(9)这场变法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2、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系列节目。本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节点。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最能说明“千年局变”的重大历史事件。
(2)在“中国新生”这一篇章中,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这里的成就指什么?
(3)“伟大转折”开始的标志是哪次会议?在该会议中提出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4)“世纪跨越”中,1992年后我国对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33、武昌起义爆发于哪一年?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四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材料二: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
(1)读材料一,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四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四次战争?请用一句话高度概括这四次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读材料二,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