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是毛泽东同志为庆祝一次重要战役胜利而作,这次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下列决策属于这次会议作出的是
①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②实行改革开放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3、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 )
A.必须依靠本国政府力量
B.必须依靠帝国主义力量
C.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D.单枪匹马不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4、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A.“民主科学” B.“维新变法” C.“振兴中华” D.“扶清灭洋”
5、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6、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查找到一份发生于“民国三十八年”大事件的历史资料,下列不应该出现在该资料中的事件是
A. 东瀛束手,九州同庆。 B. “百万雄师过大江” C. 北平和平解放 D. 开国大典
7、如果你是一名导演,准备拍摄一部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的影片,那么,你这部影片的内容主要应包括( )
①挺进大别山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平津战役 ⑤渡江战役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⑤
8、“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工作事关民族兴衰存亡。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是
A.道光帝
B.左宗棠
C.林则徐
D.关天培
9、“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头,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地区农民的口号。此口号可用来印证
A.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 “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 人民公社欣欣向荣
D. 调整后国民经济的恢复
10、1927年4月,蒋介石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了( )
A、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C、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动统治 D、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
11、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李大钊能得出这样的认识主要是( )
A.最早举起资本主义大旗
B.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C.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
12、《南京条约》中,使中国不再享有领土完整独立主权的一项是
A.赔款2100万银元
B.关税协定
C.五口通商
D.割香港岛给英国
13、历史阐释必须要史论结合。下列历史史实与结论的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三大改造的完成—全国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跻身进入世界工业强国之列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基础是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长征的胜利 D.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1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卢沟桥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一二·九”运动 ④淞沪会战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16、列强恐怕再次革命妨碍商业活动,贷款给袁世凯的国家例如日本等更不想袁世凯失败,加上欧洲亦有动荡,因此,并不支持革命军。这说明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A.西方国家的贸易封锁
B.列强支持袁世凯
C.革命党内部分化
D.北洋军阀势力强大
17、八年级的同学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并制作如下图人物名片,据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人物是( )
人物名片 人物:____ 身份:中国共产党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人物 评价: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18、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举行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渡江战役胜利
19、社会主义建设在科技中的成就“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是
A.第一艘载人飞船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5号
D.神舟6号
20、通过“逼迫清帝退位”“窃取革命果实”“复辟帝制”判断历史人物,他是( )
A.李鸿章
B.袁世凯
C.段祺瑞
D.蔡锷
21、1972年,日本首相( )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 )、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2、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如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 ______ 。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 ______ 。
2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____
24、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_____,坚持改革开放。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_____,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25、1953年,__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原则。今天,这一原则已成为处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26、意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________、________带来了一线曙光。
27、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终止考试,存在约1300年的____至此寿终正寝;190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28、我国大陆最后统一的地方是______。
29、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提出______“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6月初上海等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______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30、________年________月,英国军舰突然闯入珠江口,炮轰广州城,再次发动侵华战争,史称________战争。
3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争或事件名称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3)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的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4)国共第一次合作后进行的战争
32、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桩桩侵华的罪行,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成为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侵略篇】
(1)中国迈入近代史开始于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2)1860年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是谁造成了这次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20世纪初,外国列强又发动了哪次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抗争篇】
(4)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列举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
【感悟篇】
(6)通过这次探究学习,你的感悟是什么?
33、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彻底摧毁了中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作出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
(3)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34、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辟新纪元】
材料一 (见图)
【工业化起步】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比重和增长速度变化表
变化 行业 | 1953年农轻 重比例(%) | 1957年农轻 重比例(%) | 1953~1957年平均 增长速度(%) |
农业 | 52.8 | 43.5 | 4.5 |
轻工业 | 29.6 | 29.2 | 12.8 |
重工业 | 17.6 | 27.3 | 25.4 |
【三大改造完成】
材料三
【走中国道路】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摘自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科技成就】
材料五
(1)材料一中照片“开国大典”拍摄于什么时间?这个事件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哪一行业?这一行业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
(3)图三事件中我党的一项创举是什么?以上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4)材料四中“这条道路”具体指什么?
(5)材料五中的两幅图片是我国在航天和农业方面都取得的巨大成就。图一是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名称是什么?图二中的人物育成籼型杂交水稻,在国际农学界获得了怎样的赞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