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两本连环画的封面。它们表现的共同主题是
A.列强侵略
B.民族抗争
C.近代探索
D.国家复兴
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 强迫开放更多港口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
C. 鸦片战争后人民不断反抗清朝统治
D. 为争夺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
3、“位于西樵的继昌隆缫丝厂创建之初被认为高烟囱妨碍风水,男女在同一厂内工作,有伤风化……使工厂的经营举步维艰。”材料认为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是
A.传统社会的落后意识 B.政府的巨额摊派
C.西方列强的经济扩张 D.劳动力的短缺
4、辛亥革命爆发于
A. 1910年 B. 1911年 C. 1918年 D. 1921年
5、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受挫
C.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6、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大别山区。这次胜利进军
A.开辟了晋冀豫根据地
B.开辟了晋察冀根据地
C.严重威胁了南京和武汉
D.使东北全境基本解放
7、以下内容是1895年前后外资在华投资设厂以及投资总额的相关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 外资在华设厂(家) | 投资总额(元) |
1895年之前 | 192 | 11943 万 |
1895-1913 | 1366 | 10215.3 万 |
A.列强取得在华投资设厂的权利
B.清政府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中国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D.洋务运动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
8、甲午战争时,“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据此,你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军备落后
B.政府腐败
C.军费匮乏
D.军纪松弛
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尼布楚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10、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是 ( )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完成
C.三大改造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1、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天京事变 D.永安建制
12、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中说:“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那么,“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的依据是
A. 中国共产党诞生
B. 中华民国建立
C. 国民政府成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3、“小学课本改用白话,‘国文课’改称‘国语课’。”最早倡导这一变革的是
A.胡适
B.鲁迅
C.陈独秀
D.蔡元培
14、“打下了清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是( )
A.林则徐查禁鸦片
B.太平天国的兴亡
C.英法火烧圆明园
D.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15、下面材料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6、近年来,共享单车落户南宁、百色等城市,解决人们“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方便了人们的城市出行,类似的共享经济也逐渐兴起。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共享发展
D.绿色发展
17、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可判断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 )
A. 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C. 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一内地
D. 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18、184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的国家是(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俄国
19、维新变法运动开始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这些活动在当时产生的作用是( )
A.动员了广大群众 B.推动维新思想传播
C.导致“公车上书” D.彻底否定传统思想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赎买政策
B.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最早确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万隆会议上形成的万隆精神就是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民主义的精神
D.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基本实现统一
21、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是A_______________:在中法战争中,扭转战局的是_______________指挥的镇南关大捷。
2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决定,以_____________为代国歌,采用______纪年。
23、他改变了我国“贫油”的面貌,被誉为“铁人”的石油人工人。( )
24、1906年,A_______________起义是同盟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_______________》。
25、1957年,______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_。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建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______
(2)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略总方针——______
(3)大生纱厂的创办者——______
27、城市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1)1842年,中英双方在 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 ,劫掠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3)1901年,清政府同西方列强在北京签署了《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8、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的是_____,他于1839年6月3日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在_____当众销毁。
2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_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
30、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日最庞大、主权表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这一条约是在____战争后签订的,该战争发生在1900年。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路子走得是否对,还要看一看。它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这是个很大的试验,是书本上没有的。
——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的谈话》
材料中“深圳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何处?
32、沙俄侵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条约是什么?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中国的空前统一,受几千年封建统治和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从而成为中华大地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真正主人。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三: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不得因没收封建的土地财产而侵犯工商业。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但在某些特殊地区,经省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准,征收其出租土地的一部或全部。半地主式的富农出租大量土地,超过其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数量者,应征收其出租的土地。富农租入的土地应与其出租的土地相抵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新中国成立后为现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指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必要性。并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土地改革运动推行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对我国社会产生了什么作用?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至1901年,面对列强的一次又一次侵略,虽然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但依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次战争?
(2)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3)在中国近代史上,北京曾两次被外国侵略者攻占,并进行劫掠。这两次战争指?
(4)在中国人民的抗争中涌现出了哪些民族英雄,请选择一人介绍他的事迹。
(5)近代列强的侵略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