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其主要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将烟土切碎拋入石池,泡以盐卤,烂以石灰,统俟戮化成渣,于退潮时,送出大海。”材料反映的是
A.公车上书
B.黄海海战
C.鸦片战争
D.虎门销烟
3、被周恩来称为“为抗战发出的怒吼和为大众谱出的呼声”的著名歌曲是 (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松花江上》
D.《大刀进行曲》
4、思宇同学的笔记中有下列内容,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A.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义和团运动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一一中国同盟会
C.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中共七大
D.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论联合政府》
5、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他”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6、在福州一纪念馆的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楹联歌颂的是( )
A. 林则徐 B. 道光帝 C. 关天培 D. 陈化成
7、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快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8、驳斥放弃新疆,力主收复失地,制定“先北后南”和“缓进急战”方针,挥师入疆的是
A.张之洞
B.曾国藩
C.左宗棠
D.李鸿章
9、“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材料中的“古城”是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上海
10、观察如图,可以看出《马关条约》的签订
A.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C.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了中国腹地 D.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
11、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12、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写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反映的基本线索是
A.侵略与反抗
B.中国半殖民地化逐步加深
C.中国人民不屈抗争
D.中国近代化探索
13、不同时代的宣传标语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14、下列与下图有关的史实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收复新疆
15、“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问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之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这段材料说明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A.革命斗争是学生们发动的
B.各阶层的团结斗争是胜利的保证
C.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重要力量
D.工人阶级是革命斗争的主要力量
16、“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写的是( )
A.萍浏醴起义
B.广西起义
C.武昌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7、我国对外开放区从沿海向内地发展的开放格局是( )
A.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8、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便利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是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2100万元
C.开放通商口岸
D.英国同中国商定关税
19、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与屠哟坳同属医学领域的古代人物及作品是( )
A.玄奘《大唐西域记》
B.李时珍《本草纲目》
C.罗贯中《三国演义》
D.徐光启《农政全书》
20、2021年3月19日,在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上,面对美国代表的无端指责,我国代表杨洁篪回答:“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然而,120年前,中国却陷入了黑暗的深渊。这里的“深渊”是指(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 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2)我国第一座跨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
(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4)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5)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6)1999年回到祖国怀抱的地区——
2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在《______》中,清政府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24、以“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为题出一期历史小报,欢迎你来填写下列内容。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________。
(2)开辟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
(3)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事件是________。
(4)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________。
(5)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标志是________。
25、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提出对台湾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密切,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均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历史上称作“________”。
26、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世界逐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小丽同学学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后,整理了下列表格。请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小丽完成该表格。
时间 | 人物 | 国别 | 主要发明 |
1764年 | 哈格里夫斯 |
| 珍妮纺纱机 |
1769年 | 瓦特 | 英国 |
|
1825年 |
| 英国 | “旅行者”号蒸汽机车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 美国 | 留声机、电灯、电影放映机等 |
19世纪80年代 | 卡尔•本茨 | 德国 |
|
1903年 | 莱特兄弟 | 美国 |
|
27、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1947年刘邓大军______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28、下图反映的事件是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我们设置了 节。
29、1912年3月,______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5年底,______、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
30、上海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31、从1931年到1945年,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艰苦卓绝抗战的是哪一事件?
(2)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起事件的结果如何?
(3)中国全民族开始抗战的标志事件?
(4)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哪些会战?(列出一个)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哪些精神?
(5)1940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发动了什么战役?
(6)请你分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2、问答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党和政府先后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写出三件即可)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是什么?政策又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3、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1)新时期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这一伟大构想是由谁提出来的?
(2)举出这一构想成功的两个范例。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34、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书写下壮丽的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可知,1894-1919年我国工人人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此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向工人宣传什么科学理论?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8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鲁迅先生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咏赞:“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轮航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意义。
【危急关头的抉择】
材料三:
会议名称 | 时间 | 内容 | 影响 |
中共一大 | A年 | 实现共产主义 |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
B | 1935年 |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中共七大 | 1945年 | 确立C为党的指导思想 | 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
(3)请将表格中的A、B、C补充完整。A:______B:______C:______。
【人民军队的创建】
材料四:人民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4)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革命道路的探索】
材料五: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
(5)材料五中毛泽东所说的“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是指什么事件?毛泽东探索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材料六: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6)列举1936年发生的国内重大事件,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并说明此次历史事件的重大影响。
【解放战争的谋略】
材料七:1947年,一则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20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
(7)材料七中“……”是指什么事件?
(8)通过对以上材料的探究,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感悟与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