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青岛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其中“政治革命”是指(  

    A.实现民族主义 B.实现民生主义

    C.实现民权主义 D.实现民族独立

  • 2、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五四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辛亥革命

  • 3、下列选项描述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5、(2015·玉林)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  )

    A. 国民革命   B. 武昌起义   C. 红军长征   D. 西安事变

     

  • 6、如下图臂章指的是我国哪支部队

     

    A. 中国海军部队

    B. 中国陆军部队

    C. 中国空军部队

    D.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

  • 7、把反封建礼教的内容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是(     

    A.《新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狂人日记》

    D.《文学革命论》

  • 8、李增钢、李超美出生的那一年,我国正在加紧增加钢的产量,希望“超英赶美”,他们的名字就是为了纪念这件事。这对双胞胎出生的时期是

    A.建国初的土地改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 9、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这次会议(     

    A.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D.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 10、近代以来列强侵华战争过程中曾经攻占北京城的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1、他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老百姓们能留在兰考,一起改变兰考。他就是党的好干部

    A.黄继光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 12、邓小平主持此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该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 13、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绕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于

    A.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富强的的道路

    C.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

    D.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

  • 14、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         

    A.1952年底

    B.1953年底

    C.1954年底

    D.1956年底

  • 15、“这所学校系孙中山在苏联的协助下建立的,校长蒋介石,其组织体制系参考苏联红军, 对国民革命军各军事学校,甚至整个军事体系,均有深远的影响。”“这所学校”( )

    A.直接建立了国民革命军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C.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D.促成了国共两党的正式合作

  • 16、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状态的是(     

    A.世界大战

    B.侵略战争

    C.两极格局

    D.冷战

  • 17、7月1日零时零分,一位正在执勤的警员迅速从衣兜里取出新警徽,用了5秒钟将制帽上缀有英国女王皇冠的旧警徽换下,换上了标有紫荆花图案的新警徽。该情景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C.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D.“九二共识”达成

  • 18、某同学整理的这张资料卡片,可用来研究

    A.北伐战争的必要性

    B.北伐战争的影响

    C.抗日战争的必要性

    D.抗日战争的影响

  • 19、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写道:“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中社会,大梦初觉,稍有知识者,多承认富强之策……”以下内容能够印证陈独秀说法的是

    A.地主阶级掀起洋务运动

    B.资产阶级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爆发

    D.资产阶级开展思想解放运动

  • 20、20世纪70年代,中国有一项体育项目,打开了中美之间友好往来的闸门,此项目是

    A.羽毛球

    B.乒乓球

    C.排球

    D.篮球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22、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重要阵地的书店是_________

  • 23、被称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是__________

  • 24、___________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___________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25、1992年召开的________(会议),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_________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 26、_____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 27、

    (1)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

    (2)中国近代割地面积最大的条约:

    (3)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是洋务派创办的:  

    (4)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说的是:

    (6)“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谁说的  

    (7)1894年,孙中山等人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8)辛亥革命以   作为指导思想。

    (9)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10)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徐锡麟安庆起义的革命党人是

  • 28、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图完成

  • 29、抗美援朝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是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的是_________

  • 30、1851年农民领袖________发动了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60年,英法联军摧毁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试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 32、指出我国实行的三大改造的内容及完成的时间。三大改造在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方面的影响分别是什么?这一时期我国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 3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杜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什么是中国梦?

    (2)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什么道路?

    (3)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应牢固树立什么理念?

    (4)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什么原因使中国在实 现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十九大报告对许多历史问题进行了阐述。学习十九大报告,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材料二: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力挽狂澜”“中流砥柱”“人民解放”……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1)结合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星火燎原”指什么?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4)材料二中“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5)列举出解放战争中的一例著名战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