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克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组织“西方文明之源”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搜索的关键词不包括

    A.小国寡民 B.斯巴达 C.希波战争 D.幕府

  • 2、据统计,1811—1893年日本的工厂数量由1100个增至3340个,1874—1890年日本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2.1%,工业迅速发展。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明治政府(     

    A.推行“殖产兴业”

    B.建立新式军队

    C.提倡“文明开化”

    D.实行废藩置县

  • 3、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等地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迪亚士

    C.麦哲伦

    D.达·伽马

  • 4、宋慧娟在《奥林匹亚圣火辉映环球的希腊文明》写道:“ 雅典的民主制度就是通过公民自己参与国家的各类管理机构来实现他们的民主权力的。”据此看出雅典的民主制度体现在

    A.主权在民

    B.小国寡民

    C.崇尚武力

    D.重视教育

  • 5、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是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改革是( )

    A.列宁新经济政策 B.戈尔巴乔夫改革

    C.邓小平改革 D.罗斯福新政

  • 6、“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的是(   

    A.伯里克利

    B.查理·马特

    C.屋大维

    D.亚历山大

  • 7、下列哪一事件成为了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华约的成立

    D.丘吉尔“铁幕”演说的发表

  • 8、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工业呈跳跃式增长,1868年全国只有405家工业企业,且主要是手工工场;1893年增加到3344个,且绝大部分是机器工业;铁路里程数也呈数百倍增长;金融机构从两家增至703家。与上述各成果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A.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 允许土地买卖

    C. 提倡文明开化,发展教育   D. 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 9、能够证明地圆学说正确性的航海船队是(

    A. 麦哲伦   B. 哥·伦布   C. 达·伽马   D. 迪亚士

     

  • 10、自14世纪中叶起,某场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延续了近300年之久,下列关于这场运动的影响论述不正确的是( )

    A.简单地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B.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C.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D.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 11、下表内容是1660-1750年间英国政府颁布关于北美的部分法律文献。它表明(       

    法律文献

    主要内容

    《列举商品法》

    糖、棉花、木材等货物只能运销英国

    《羊毛织品法案》《制帽条例》《制铁条例》

    严格限制殖民地有关产品的品种、规格、行销地区、工人人数

    A.英国压制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三角贸易盛行推动了北美经济的发展

    C.欧洲与北美大陆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英国政府致力于北美法律体系的完善

  • 12、1985年7月,《人民日报》刊登两篇文章:《企业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环环节节抓商品质量》。解决质量问题的中心环节是

    A.发展市场经济

    B.实行包产到户

    C.开展技术交流

    D.增强企业活力

  • 13、巴黎圣母院被誉为由石头组成的交响乐。它是一座什么建筑艺术流派的建筑 (   )

    A. 古罗马建筑   B. 多利克式建筑   C. 哥特式建筑   D. 文艺复兴建筑

     

  • 14、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下列人物、身份和与之相关的著作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临时约法》

    B.胡适——中国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文学改良刍议》

    C.·芬奇——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蒙娜丽莎》

    D.莎士比亚——文艺复兴英国杰出代表——《战争与和平》

  • 15、从646年开始,日本推行了“大化改新”。日本应该仿效的是

    A.唐朝

    B.汉朝

    C.宋朝

    D.秦朝

  • 16、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罗马民法大全》,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它不包括

    A.《民法典》 B.《法学汇纂》 C.《新法典》 D.《法理概要》

  • 17、下图是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交易所。有人做了这样一比喻:“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一个喷嚏,随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这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一个什么现象(   )

    A.经济危机的特点 B.美国金融业繁荣

    C.纽约人富有 D.经济危机的蔓延

  • 18、阿里斯托芬在喜剧《公民大会妇女》中虚构了一个故事:雅典的妇女们偷偷穿上了丈夫的服装,戴上假胡须,女扮男装出席公民大会,投票通过法律采取了政权,把男性从城邦中驱逐出去。这虚构剧情反映了( )

    A.民主政治促使戏剧艺术繁荣

    B.民主氛围浓厚公民意志自由

    C.男女地位不等妇女无权参政

    D.滥用民主权利导致政治混乱

  • 19、《神曲》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和理想。该作品有助于(     

    A.促进思想解放

    B.宣扬道教文化

    C.传颂封建神权

    D.维护天主教会

  • 20、1522年9月6日,西班牙国王举行褒奖仪式,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给远航归来的勇士。他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以下属于这次远航经历的是第一次(  )

    A.到达非洲最南端

    B.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

    C.由大西洋经太平洋、印度洋回到大西洋

    D.横渡大西洋,到达圣萨尔瓦多岛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______(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61年,______正式成立,它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 22、19世纪80年代,________(国家)人本茨制造出第一辆内燃机汽车。1990年________(国家)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殖民主义的枷锁。

  • 23、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____________三个组成部分。

  • 24、1915年,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 25、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于__________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于____________年。

  • 26、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__________;美国的“开国元勋”中,领导北美人民赢得独立的是________

  • 27、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____________》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1789年8月,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了《____________》,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 28、思维导图题,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有关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 29、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 30、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____”。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____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科学进步和文艺创作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请回答:

    (1)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试举出古希腊科学成就和古罗马艺术成就各一例。

    (2)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伴随着和神学教条持续不断的斗争,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学说出自哪一本著作?达尔文阐述的生物进化理论对神学有何影响?

    (3)艺术创作是时代的反映。19世纪初,哪一部著名的交响乐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讴歌启蒙思想?哪位文豪用自己的小说充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

  •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 即组织成为统治保险人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让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材料二: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件?这个文件的作者是谁?

    (2)该文件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3)恩格斯的这段话,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4)该历史事件弘扬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 3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哪个发明成果是主要的动力来源,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人们根据哪位科学家、什么科学研究成果发明了早期的电动机和发电机?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项发明成果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以此发明为驱动的汽车是谁发明的?

    (5)研制成功多种炸药,并获得专利的前典化学家是谁?根据他的遗嘱,他的大部分财产设立一个奖励基金,这个奖励基金主要颁奖给相关学科领域的哪些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材料二  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历史》

    材料三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

    ——鲁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印刷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科学复兴”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其深度与广度而言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给我们带来的“恩惠”。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明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