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一生创作了许多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列宁称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他是
A.凡·高 B.列夫·托尔斯泰 C.伏尔泰 D.高尔基
2、王嘉宾,南京高淳人,出生于1865年,死于1913年。13 岁考取秀才,28 岁中江南乡试第一名(解元),30 岁后积极参加政治活动。30 岁后,他参加的政治活动可能有( )
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五四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古希腊某哲学家把思考转向人类社会,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下列属于其主张的是( )
A.“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B.“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C.宇宙万物由“原子”组成
D.“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4、12世纪晚期,源赖朝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于镰仓设幕府,这一事件在日本历史上的影响是( )
A.大化改新确立了封建制度
B.武士集团开始形成
C.日本进入了幕府统治时期
D.天皇实现大权独揽
5、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A.庄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的形成
B.种植园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扩展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
6、1526年,一位非洲国王控诉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以至于我们国家的人口正在大量丧失”;1549年,巴西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这段材料可以佐证( )
A.工业革命的冲击
B.“三角贸易”的出现
C.美洲人口的膨胀
D.殖民体系的确立
7、恩格斯说∶"它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它"指的
A.法国
B.意大利
C.希腊
D.英国
8、九年级某同学在电脑上查找有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的资料,依据所学知识,你判断这位同学正在研究( )
A.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B.古代中国的分封制
C.古巴比伦的专制制度
D.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9、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品。下面两幅油画都是与天主教相关的《圣母图》,由此可知,两幅作品都( )
A.宣扬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B.突显了圣母的神圣威严
C.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情怀
D.表达了对物质的追求
10、如图反映了明治维新中的一项措施,实施该措施的目的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加强沙皇集权
C.加强中央集权 D.强调“殖产兴业”
11、有学者认为,日本成为文明国家是由于学习了朝鲜、中国、印度和欧洲文明。下列最能体现学习欧洲文明的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忠君尚武 D.限制天皇的权力
12、德国1914年工业生产总值的世界占比已增至16%,其钢、铁产量甚至接近于英、俄、法三国之和。但德国占有的殖民地,却分别相当于英、俄、法的8%、16%和27%据此可知,德国
A.工业生产总值世界第一 B.急需扩大商品销售市场
C.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D.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
13、由于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以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
A.神学
B.医学
C.数学
D.文学
14、对应下列图片的宗教分别是
A. 佛教、道教、基督教
B.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C. 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 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15、阿拉伯文化独具特色与魅力。下列不属阿拉伯文化成就的是
A.《天方夜谭》
B.《医学集成》
C.改造传播阿拉伯数字
D.帕特农神庙
16、山戎(春秋时期的少数民族)特有的“戎菽”(大豆),因为齐桓公征伐山戎而布于天下。这反映出齐桓公的征伐
A.导致了山戎的灭亡
B.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交流
C.实现了局部的统一
D.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17、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
们甚至做梦都没想到过的种种挑战。”这里的“挑战”是指
A.欧洲共同体和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不再唯美国是从
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C.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D.亚洲四小龙经济的高速发展
18、“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这是 “文艺复兴”的( )
A.原因
B.性质
C.地点
D.影响
19、根据史料记载,18世纪英国的某商人从塞拉利昂装运奴隶,在海地换取兽皮和糖,在返航之后成为朴茨茅斯最富裕的人。由于利润高得惊人,所以伊丽莎白女王和枢密院官员对他的第二次航行进行投资。他遵循前一次的步骤满载白银而归,成为英国最富有的人。由此可见,三角贸易最大的驱动力是( )
A.殖民者对利润的追求 B.政府的大力支持
C.资本主义的高速发限 D.非洲人的愚昧落后
20、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序号 | 历史现象 | 原因 |
A |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 | 伯里克利改革 |
B |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
C | 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 《天方夜谭》 |
D | 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 | 亚历山大东征 |
A.A B.B C.C D.D
21、两次工业革命是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请回答问题。
(1)将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主导国家填入表格中。
| 开始时间 | 主导国家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
|
(2)两次工业革命中的新技术、新发明有哪些?把答案填入表格中。
| 技 术 发 明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
(3)两次工业革命在促进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还带来了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深刻的
变化。将发生的主要变化填入表格中。
| 变 化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古埃及成为强大军事帝国是在新王国时代法老________的统治时期。
(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________。
(3)《哈姆雷特》的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文学家________。
(4)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是________。
23、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古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建筑上,雅典的________是典型代表。
24、罗马帝国的开创者是_______________。
25、世纪兴起的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思想解放运动是________。
26、两次世界大战都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在_________领导下,印度掀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_________”。
27、奥运会中一般都有马拉松长跑的运动项目,与这一运动项目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28、“辉煌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最伟大的成就之一,________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1804年,法国颁布的________今天仍在施行,很多国家民法都以其为参照蓝本。
29、依据历史知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亚洲头号资本主义大国的是( )。
30、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圣马丁和 。
31、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请按图片的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2)图三中说提到的“查理曼帝国”后来分裂成那三个国家?
32、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是什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3、(1)伯里克利所处时代的政治特色是什么?
(2)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4)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表了什么文献?其问世的意义何在?
34、历史的发展是多维的,静观历史,往往能看到历史的多维空间,而吸取历史发展之失,开创现代文明和谐之声尤为重要。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使利条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促进世界联系的?
材料二 到19世纪,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产。……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欧洲在全球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原因。
材料三 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而这些发明又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他们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看到了科技所蕴藏的巨大动力,由此焕发了学习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热情。
——摘编自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
(3)根据材料三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材料四: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国社会史》
(4)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