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是美利坚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是美国最高法。它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将法国启蒙运动以来人类对理性政治的追求变为现实。“它”是指(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科技发明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经过无数次思考、实验和不懈追求的结果,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牛顿-----运动三大定律 B. 达尔文----进化论
C. 爱因斯坦------相对论 D. 布鲁诺-----万有引力定律
3、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中国古代发明有
①0 到 9 的计数法
②造纸术
③指南针
④火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为论证“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这一观点,你应该选择的证据是( )
A.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B.蒸汽火车的出现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C.罗盘针的应用使欧洲与美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
D.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5、近年来,随着“美国优先”和“英国脱欧”,美英等一些国家在孤立主义、单边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正阻碍着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这说明
A.世界各国均反对全球化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波折
D.全球化阻碍生产力的提高
6、下列有关《十二铜表法》表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 B.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C.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D.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7、6世纪,教会利用《圣经》中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向基督教信徒征收此税。779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规定:……所征实物分别为粮食、蔬菜、水果、牲畜等,税额往往超过纳税人收入的1/10,负担主要落在农民身上。材料说明( )
A.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借此加强对教会的控制
B.教皇和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的关系日益密切
C.西欧采邑制度的建立逐步强化了王权
D.罗马教皇始终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实际统治者
8、2022年2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英国、欧盟以及法国的相关高层通话,就俄乌冲突表达了中国的立场,强调:“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政府的这一原则立场源自( )
A.独立自主的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策略
D.全方位外交
9、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这里论述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工业革命
10、罗马共和国在扩张的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夺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后来加速罗马共和国衰落的是
A.与迦太基战争的失败
B.斯巴达克起义
C.蛮族的入侵
D.凯撒独揽大权
11、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
A.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B.以法治取代人治
C.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12、14—16世纪,西欧思想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
B.文人学者的推动
C.封建神学的统治
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3、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
D.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14、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商铺密布,元朝的大都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各种货物。这表明宋元时期
A.都市商业较为发达
B.多个民族政权并存
C.对外交通范围广大
D.统治疆域空前辽阔
15、“苏湖熟,天下足…”谚语可以归纳出两宋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民族关系的发展
C.政权的并立
D.专制统治的加强
16、哥伦布通过阅读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对富庶的东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相信只要从欧洲海岸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到达印度得到大量的黄金、香料。据此判断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
A.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B.马可波罗的介绍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对黄金和香料的需求
17、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该运动兴起于( )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美国
18、面对1929-1933年这场大危机,各国采取的办法是①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②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政权③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④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厂大工业逐步取代工场手工业根本改变了以人力为主的生产方式,使得生产效率急剧提高。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资产阶级统治范围的扩大
B.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
C.第二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
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20、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权宣言》,保护了________的利益。横线中应填的是
A.教士、贵族
B.新贵族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21、德国的分裂
背景 | 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____、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英、法三国与苏联在处理____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 |
危机 | 1948年6月,“____”爆发 | |
分裂 | 西德 |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____”或“西德” |
东德 | 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____”或“东德” | |
影响 | 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
22、下图反映的事件是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我们设置了 节。
23、火车:美国人首先发明汽船。英国工程师_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
24、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____,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_。
25、战争带来众多变化。
(1)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 ,千年帝国拜占庭最终灭亡。
(2)19世纪初, (历史人物)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在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3)1943年2月结束的 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26、美国独立战争中,大陆军取得扭转战局的胜利战役是:________。
27、(图一)古巴比伦国国王___________________制定的一部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 ___________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8、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________与英法俄组成的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军备竞赛,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________》,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相互支持,协同作战,逐渐扭转战争局势。
29、《___》的签署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___》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30、(1)1689年,议会通过了《_____》,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_____》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2)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_____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战役_____。
(3)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_____。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_____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31、日本历史上有哪两次重大改革?分别出现在何时?对日本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32、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意义是什么?
33、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人物的航线画在答题卡图,且在相应航线上标出A或B。
A.他在1492年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
B.他率船队由大西洋西行,他死后,其同伴沿西非海岸返回西班牙,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34、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当危机来临时,化解它的利刃其实就藏在每个人的心里,它的名字叫智慧。危险和机遇伴生,就是所谓危机。中文的“危机”分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另外一个意味着机会。
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公元646年(大化二年)元旦,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廷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而拜占廷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1)参照以上信息,说一说日本和拜占廷帝国出现统治危机后分别是如何应对的?
(2)日本和拜占廷帝国对待危机所持的不同态度分别给两国带来什么样的不同结果?
(3)日本和拜占廷帝国不同的历史命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