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一过程真正开始于
A. 工业革命的兴起
B. 新航路的开辟
C. 三角贸易
D. 郑和下西洋
2、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国共恩怨不可谓不深,但是共产党干得委实漂亮,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一边。”该材料评价的是( )
A.西安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 D.九一八事变
3、这是流行于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看有没有牛奶卖。”对这则笑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它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B.它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它讽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物质短缺问题
D.它表明苏联当时的政治体制不完善
4、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子爆炸……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他评价的是( )
A.法国大革命,法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
B.独立战争后,美国确立了联邦制
C.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
5、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为80万吨,1900年为2000万吨。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火车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
C.有轨电车的创制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6、海报是一种扩大宣传、辐射大众的艺术形式,其细节折射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化。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重大改革中的政策宣传画,为执行这一政策,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直接发放救济物资
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
D.兴办公共工程
7、“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这段材料出自( )
A.大化改新
B.伯里克利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1861年改革
8、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人物是
A. 拿破仑
B. 华盛顿
C. 克伦威尔
D. 罗伯斯庇尔
9、下列关于世界近代科学与文化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生物学家牛顿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B.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C.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D.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为祝贺拿破仑称帝,创作了《英雄交响曲》
10、哪一战争后,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 )
A.伯罗奔尼撒战争
B.希波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布匿战争
11、“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这种18世纪中期以前的传统看法,被下面哪一位著名科学家创立的伟大理论打破?。
A.牛顿
B.达尔文
C.托尔斯泰
D.爱因斯坦
12、古代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王位继承法》
D.《查士丁尼法典》
13、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A.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B.推翻了殖民统治
C.推翻了封建统治
D.赢得了民族独立
14、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是因为( )
A.他在拉美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许多国家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C.他是拉美独立运动中唯一的领导人
D.他解放了西属拉美殖民地的大部分地区
15、20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政治体制发生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 )
①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②国家权力分散
③叶利钦控制了苏联全局 ④苏联解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6、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大多数物品都可以在庄园内取得
②大约到11世纪,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③在庄园内耕种的农奴,需向领主缴纳租税
④庄园法庭有固定的工作人员和开庭地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亚洲文明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以下不属于古代亚洲文明成果的是( )
A. B.
C. D.
18、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谁?宗教经典是什么?
A.耶稣、《古兰经》
B.释迦牟尼、《圣经》
C.穆罕默德、《古兰经》
D.穆罕默德、《金刚经》
19、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是民主革命时期两次典型的学生运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是反帝爱国运动
B. 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 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D. 青年学生都起了先锋作用
20、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从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占多数,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材料中”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以蒸汽机为标志性发明
D.铁路时代的开始
21、宋元时期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____》;文艺复兴时期把艺术创作和科学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最后的晚餐》是这一时期___(作者)的代表作。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参加巴黎和会“四巨头”之一,提出要一劳永逸地压服德国的是________。
(2)“国会纵火案”中遭逮捕的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是________。
(3)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美国微软公司的创办人是________。
(4)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是________。
23、公元前3100年左右,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建立起统一的古埃及奴隶制国家。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4、古代希腊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___________。
25、1777年的________战役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________则是法国大革命的开端。
26、【思维导图填充】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G.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
27、观察如图,回答问题
(1)罗马帝国的首都
(2)与罗马帝国争夺地中海霸权的国家
(3)据图指出,罗马帝国扩张的特点
28、长期被欧洲医学界牵为经典的医书一部——
29、城邦的概况: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_____和非公民(外邦人和奴隶),成年_______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也是公民权的必要保障。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的__________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__________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__________。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30、(1)公元前( )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独立宣言》发表后,大陆军与英军的战争仍在进行,( )年的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2)7世纪初期,( )在阿拉伯半岛(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铁路”来运输货物,那时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由马匹拉动的,1825年由( )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3)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也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为了巩固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 ),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4)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在欧洲,(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开工业革命之先河,后来众多国家纷纷效仿。
(5)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71年3月,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
31、概括巴黎和会召开的历史背景。这次会议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是如何惩治德国的?这一条约产生了什么影响?
32、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预示着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的新时代即将到来。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经过半个世纪的曲折和反复,英国最终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英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它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
(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3、如图中的人物是谁?发表了哪个文件标志着他的学说正式诞生?
34、报刊是历史的档案,不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而且影响了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8月,《万国公报》发表以广学会名义撰写的《速兴新学条例》,提出了多项发展教育的主张。如主张派遣留学,每年由国家从学有所成之士中选100人,资派出洋。又如,主张在每一府所在地和市镇各设学塾、书院,专以西文西学教人。
——摘编自黄新宪《<万国公报>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材料二 东北自沦陷后,《申报》报道了大量东北义勇军的战斗情况,对他们的战斗成果热情宣扬。1936年底,《申报》对傅作义及其所部在红格尔图和百灵庙战役击溃日伪军的行动进行了连续报道,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随着卢沟桥的枪声响起,《申报》对抗战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和报道。
——摘编自盘霄远《抗战全面爆发前后<申报>对时局报道态度的研究》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图一:《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3日刊登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图二:2008年12月2日,中国艺术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安徽采访小分队奔赴安徽采访。图为小分队采访中国农业改革发源地——小岗村当年在土地承包协议上带头按下红手印的严宏昌(中)的家庭,以及30年来一直关注小岗变迁的作家温跃渊(右二)、摄影家汪强(右一)。小分队还采访了安徽文艺三十年的发展成就和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各种文艺活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万国公报》对教育的关注与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的哪场变革相呼应?这场变革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申报》对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报道起到了什么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北的沦陷始于1931年日军发动的什么事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图一中的“会议”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图二以“小岗”(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为代表的中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在农村推行的什么改革措施?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