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塑料制品的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这种工业诞生于
A.戴姆勒的发明
B.诺贝尔的发明
C.海厄特的发明
D.狄塞尔的发明
2、雅典民主政治在尽情发挥自己的伟大历史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达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即奴隶和外邦人自由发展的能力,它还剥夺了本邦妇女参政的权利。材料反映了
A.雅典民主政治积极意义与局限 B.参政是雅典公民的义务
C.雅典民主是所有人的民主 D.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3、隋朝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请指出大运河的中心是( )
A.涿郡
B.洛阳
C.江都
D.余杭
4、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的古代文明,下列图片来自于欧洲文明发祥地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苏格拉底教育的思想核心是“美德即知识”;“学而优则仕”反映了孔子教育服务于政治的思想。这体现出
A.两种文化价值取向不同
B.二者都偏重道德的价值
C.二者都重视知识的力量
D.两种文化价值取向相同
6、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生产组织形式也不相同。13、14世纪,西欧手工业和农业领域逐渐流行起来的新型生产组织形式是
A.手工作坊、租地农场
B.手工工场 庄园
C.手工作坊、庄园
D.手工工场、租地农场
7、“种姓制度”是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这种制度产生于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中国
8、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创作《国际歌》 B.巴黎公社 C.第一国际 D.共产主义者同盟
9、下列关于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路①是哥伦布所开辟的
B.线路②的开辟者是麦哲伦
C.线路③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D.线路④是由达伽马所完成
10、“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那么,“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立的制度是( )
A.奴隶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
11、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是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英法革命所要解决的“如出一辙”的问题是( )
A.摆脱外国殖民统治
B.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C.为工业革命提供前提
D.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12、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中国从古至今采用的历史纪年方法有好几种。下图这副著名的书法作品中使用的纪年方法有哪些
①公元纪年法 ②干支纪年法 ③年号纪年法 ④民国纪年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审视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世界古代史、还是近代史,都曾充满着强国与弱国,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和碰撞,这个过程虽是一个暴力、奴役和压迫的过程,但也在客观上导致了不同文明的交往和融合。在公元前5世纪早期的地中海一带,就曾经发生过多次波斯人与希腊人之间的征战,但最终却是雅典海军彻底打败了波斯海军,波斯和希腊签署和约,波斯承认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独立。从上述材料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在不同国家的相互战争中,不同类型的文明相互出现了渗透
B.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
C.希波战争的结果以希腊人的最后胜利而告终
D.在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被希腊灭亡
14、1649年1月30日,在伦敦白厅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大家怀着兴奋的心情,观看暴君被处死。“暴君”是( )
A. 詹姆士一世 B. 詹姆士二世 C. 查理一世 D. 查理二世
15、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力的获得,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男女平等
B.人身自由权
C.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D.市民参政议政
16、《资本的时代》一书中谈道。“到了19世纪60年代..俄园)的弱点暴露无...其关键
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为此俄国
A. 进行明治维新
B. 实行农奴制改革
C. 发生内战
D. 保留沙皇制度
17、苏州市名人馆位于苏州市人民路2075号公共文化中心内,馆内陈列苏州历代名人447人,其中科举时代苏州的状元人数为47人,反映了苏州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科举制正式诞生于下列哪一皇帝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18、下图是某同学学习过程中绘制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集中发生在16~17世纪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C.法国大革命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
D.资产阶级革命都清除了封建残余
1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领导这次革命的是( )
A.克伦威尔
B.拿破仑
C.林肯
D.华盛顿
20、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A.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B.完全实现自我管理
C.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D.受到世俗权力支配
21、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赫鲁 晓夫 改革 | 背景 | 1953年,____上台执政 |
内容 | 在批判____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 |
评价 | 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____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 |
勃列日涅夫改革 | 背景 | 1964年,____开始执政 |
内容 | 在经济上推行“____”,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 |
评价 | 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
畸形 发展 | 原因 | 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____方面 |
表现 | 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 | |
特点 | 高投入、高消耗、____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
22、达州的初三学生小明暑假乘坐达成铁路前往成都探望年迈的奶奶,经过不到三小时的旅程就能顺利到达成都东站;他不禁感叹铁路交通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方便。小明能够快速到达成都看望奶奶他最应该感谢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______的伟大发明。
23、17世纪上半叶,_________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8世纪中期,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其它殖民强国,自诩为“_________”。
24、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政府在全国建立___________制度,在台湾设_________。
25、世界上迄今已知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是________,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________。
26、美国内战时的总统是______,这场战争爆发前,国家矛盾焦点是的_______存废问题。他颁布了《宅地法》和《___________》,扭转了战局。
27、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玛丽和威廉人主英国,史称“____________”;“以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指的是____________。
28、自________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解放运动,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场运动就是________运动。
29、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2)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其创始人是( )
(3)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 )
(4)646年开始,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
(5)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是( )
30、以下时间轴中①对应的史实是
A 《权利法案》 B 光荣革命 C 《人权宣言》 D 《独立宣言》
31、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从哪个国家的什么行业开始?它有什么特点?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32、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有哪些?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对俄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两次改革的性质有何不同?
33、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是哪次战役?
(2)联合国成立于那一年?它的首要宗旨是什么?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有哪些
(3)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提出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是什么?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
34、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顾百年奋斗历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绘山河新貌】
材料一
(1)写出图1事件的名称及其世界意义。图2中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颁布的?这部宪法是什么性质的?
【树改革新风】
材料二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在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农业合作化已经健康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实现,手工业合作化也已基本上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新年的展望》(195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2)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废除了什么制度?材料反映的事件使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
(3)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为什么说"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开世界新篇】
材料四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中国坚定捍卫多边主义,深入参与全球治理,反对霸权主义……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向世界展示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中国》
(4)彭德怀的话与什么战争的胜利有关?图片反映了中国外交的哪一重大胜利?当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