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泉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从材料中可知《萍州可谈》最早可能成书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 2、“罢黜百家”首见于班固的《汉书》:“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而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提出,汉武帝或董仲舒本人,并无此类极端言论。由此可见(  )

    A.《汉书》内容不可信

    B.历史认识有主观性

    C.汉武帝并未崇尚儒学

    D.历史史实真假难辨

  • 3、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巴黎和会后建立的“新秩序”

    A.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B.彻底消除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

    D.没有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秩序

  • 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

    A.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声势震动全国

    B.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兵力歼敌

    C.把革命火种撒到西部,扩大根据地

    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战略转移

  • 5、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庄园制、大学的产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中世纪的欧洲

  • 6、“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一个喷嚏,这个喷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材料描述的是( )

    A.罗斯福新政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经济大危机 D.慕尼黑阴谋

  • 7、“意大利商业城市的学校……注重教授商人所需要的语文知识和法学。”这反映当时大学(     )

    A.享有司法特权

    B.课程受基督教会影响

    C.学生必须先上基础课程

    D.课程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 8、下列人物中,首创“无首制"推动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人物是

    A.汉谟拉比 B.伯利克里 C.屋大维 D.克洛维

  • 9、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累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该著作成书于

    A. 汉朝

    B. 北朝

    C. 唐朝

    D. 明朝

  • 10、抖音里有则趣闻,说咸丰皇帝死后向列祖列宗忏悔。他忏悔的内容应该是

    A.虎门销烟致国门洞开,闭关之局遂不复能守

    B.发匪势起失半壁江山,圆明园惨遭英法洗劫

    C.甲午战败损失修,民族危机特空前

    D.革命声中丢帝位,东洋手里失尊严

  • 11、酒务头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河底镇酒务头村,考古学家在此发现了商代晚期墓葬12座,车马坑6座以及灰坑5个,共出土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文物共计500余件(组)。根据“甲”字形墓葬形制与出土遗物判断,酒务头墓地所属时代为殷墟文化第四期,应为晚商高等级方国贵族墓地。根据材料,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酒务头墓地属于商朝时期墓地

    B.山西是我国文明发源地之一

    C.酒务头墓地只有500余件文物

    D.酒务头墓地属于古墓群

  • 12、《晋书•食货志》这样记载了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据此可知,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君主励精图治

    B.人口大量南迁

    C.社会环境安定

    D.自然条件优越

  • 13、·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的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其中《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

    A.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B.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

    C.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首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

  • 14、如图两大集团燃起了哪次战争的战火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内战 D.第一次世界大战

  • 15、古代东西方交流,既有暴力冲撞,也有和平往来。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返回后把在中国的见闻口述书《马可·波罗游记》。下列对该书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第一部向西方介绍中国的著作   B. 丰富了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

    C. 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有重大影响   D. 不利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 16、“这场战役就像拥有魔力一般让苏联开始掌握局面,所以说这场战役的意义真的是非常重大。纳粹德国东部战线上的主动权自此也永远地失去了,而兵力上的损耗也使得其开始方寸大乱,顾此失彼的战争形势迫使德军开始从苏联撤出。”“这场战役”(     

    A.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

    C.促使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 17、他的改革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这位改革的沙皇是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路易十六

    D.查理一世

  • 18、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说,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弹的强国。这里丘吉尔评价的是(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 19、中世纪“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主要体现在( )

    A.城市环境让人感到清新

    B.一些城市经过斗争获得了自治

    C.国王得到了城市的拥护

    D.城市完全摆脱了广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 20、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一个时期。根据提示信息,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时间轴上因果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_》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_

  • 22、_________________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_________________

  • 23、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______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 24、美国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_的发表

     

  • 25、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鼓励人们顺应自然,看问题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思考的学术派别是_____学派;长城西起________东到辽东。

  • 26、主要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____________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__________。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综上看出,《法典》严格保护__________阶级的利益。

  • 27、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_____;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了_____

  • 28、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的是____________;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____________

  • 29、民族英雄,载入史册。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民族英雄。

    (1)不屈壮举、虎门销烟:______。(2)黄海大战、以身殉国:_______

  • 30、穆罕默德最初在________城传教,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________,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系列节目。本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节点。

    (1)“千年局变”惊醒国人,为救国图强,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各种探索。请举出其中两位不同阶层的代表人物,并说明其有何历史事迹。

    (2)“中国新生”后,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请举出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两例重大外交成就。

    (3)“伟大转折”里,中国最重要的转折是确立了什么思想路线?我国从此进入一个什么新时期?

    (4)回顾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你有什么感悟?

  • 32、西汉文帝和景帝统治期间出现了“文景之治”,概括他们治理社会的措施。到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概括汉武帝在经济、思想、军事方面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

  • 33、简述伯利克里改革的措施、影响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机遇稍纵即逝。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立于不败之地抓住机遇,从本国国情出发,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美国机遇: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增长强劲,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日本机遇: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调整发展,逐渐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资本主义大国。

    西欧机遇: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每个国家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资源丰富,有的资金缺乏,有的科技先进。因此,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

    中国机遇:

    (1)战后初期,美国抓住了哪些机遇促使本国经济一枝独秀

    (2)战后,日本抓住了哪些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3)为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西欧国家之间加强合作,采取了哪些措施?

    (4)你认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哪些机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