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的是
A.经营承包责任制
B.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结果联系
C.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
D.企业没有自主权
2、完成下图所示航海活动的是
A.迪亚士船队
B.哥伦布船队
C.达•伽马船队
D.麦哲伦船队
3、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由法兰克人建立的是哪个国家?
A. 法兰克王国
B. 波斯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马其顿王国
4、唐朝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主要表明( )
A.唐朝采取开明民族政策 B.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强
C.唐朝中后期手工业衰弱 D.中外交流开启唐朝盛世
5、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建立起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D.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公民
6、《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下列人物中拜占庭帝国早期极有作为的皇帝是
A. 君士坦丁
B. 查士丁尼
C. 克洛维
D. 查理
8、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大河流域产生的。“种姓制度”与“创立佛教”相关的古代文明发祥地是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恒河流域
9、日本与亚洲大陆隔海相望。5世纪,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646年开始,日本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 8世纪,日本遣唐使利用汉字偏旁创造了日本文字。到了奈良时代,穿唐服、品香茶成为时尚。日本学者桑原骘藏认为:“奈良至平安时期(公元8世纪至12世纪末左右),吾国王朝时代之法律无论形式与精神上,皆依据唐律。”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A.日本文明不是孤立的
B.古代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
C.古代中国文明影响深远
D.大化改新是日本社会的重大转折
10、照片定格了历史的瞬间。以下两组照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一五”计划初步建立工业体系
C.包干到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D.打开“窗口”引领对外开放潮流
11、关于促进一战结束的原因,学者先后提出了“经济倒退”说、“美国参战”说、“俄国革命”说等多个观点,近年又有学者提出“蔓延全球的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说。上述对一战结束原因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当时战争环境的观察
D.后期学者观点比前期研究可信
12、14世纪的意大利,怀古之情蔚然成风,古代艺术、建筑被刻意模仿,诗歌、戏剧重新流行,许多意大利人甚至不承认自己是“蛮族”的子孙,硬要把自己说成是罗马人的后代。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想潮流是
A.人文主义
B.民主自由
C.理性主义
D.复古主义
13、曾经在元朝到中国各地旅行,首次将神奇的东方介绍给西方,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神往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是( )
A. 伯利克里 B. 凯撒 C. 屋大维 D. 马可.波罗
14、“哥伦布与西班牙王室经过三个月谈判,双方签订协议,哥伦布被任命为发现地的统帅,可以获得发现地所得一切财富和商品的十分之一并一概免税,但是殖民地的主权还是属于王室的。”以上材料反映西班牙王宝资助哥伦布的目的是
A.掠夺财富和殖民地
B.挽救国内出现的商业危机
C.吸引其他欧洲探险家为其效力
D.传播宗教
15、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B.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
C.幕府首领名义上由天皇任命 D.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
16、美国费城的“自由钟”是美国独立的象征,它的钟声曾在1776年7月4日和1783年4月16日两次响起,1776年钟声所代表的含义是( )
A.独立战争开始
B.美国的诞生
C.美国获得真正独立
D.美国建立联邦制
17、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
A.城市 B.庄园 C.农场 D.草场
18、拿破仑在他《给儿子的遗训》中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拿破仑对法国的最主要贡献是
A.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率军远征俄罗斯 D.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19、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终成三国鼎立之势,下列关于三国鼎立局面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导致战乱频繁,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B.使中国陷入政权割据状态,不利于统一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关系的融合
D.实现了局部的统一、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0、电影《八佰》讲述了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该片取材于
A.太原会战
B.淞护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是: 。
(2)文艺复兴的先驱是: 。
(3)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 。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5)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是: 。
22、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23、填空题
1.回望伟人功绩
西汉时期,汉武帝励精图治,形成了“ ”的局面;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史称“ ” 。
2.追寻思想光辉
1848年《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时期;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 》,提出了进化论,从根本上动摇了神创论的基础。
3.享受科技之光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大量使用,人类从此迈入“ ”;随着电力的广泛使用和内燃机的推广,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把人类推向了“ ”。
24、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____________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的、强大的奴隶制国家;____________(王朝)统治时期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25、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关内容。
文艺复兴开始于________,指导思想是________。文艺复兴时期人才辈出,如: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英国的“莎翁”________创作出了《________》和《哈姆雷特》。
26、古埃及人发明的文字_____古巴比伦发明的文字_____
27、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被称为“______”;1990年,_______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28、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_______;各等级之间有严格的限定。(职业世袭,互不通婚)
29、希腊: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________,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________是典型代表。
30、科技与文化发展是文明进步的表现
(1)牛顿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贡献是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的提出,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3)____________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列宁成为“俄国的镜子”,代表作品有《复活》。
(4)____________是荷兰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一生坎坷。代表作品有《向日葵》。
31、历史兴趣小组的组员们通过学习,开展了“探究英国历史”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共享他们的成果。
(1)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请你列举他的一部作品。
材料:1649年1月30日,伦敦白厅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
(2)材料中将被处死的是哪位国王?
(3)在科技馆中同学们看到了以下几种机器,你写出它们的发明者。
(4)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什么启示呢?
32、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名称、领导人、扫除的障碍都是什么?
33、科技改变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它是由谁改良的?
(2)电报、电话等新电器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发明白炽灯泡的是谁?
(3)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能源,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
(4)分别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一项交通发明。
(5)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4、忘记战争就意味着背叛和平。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反思世界大战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下面是教育部新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的部分目录: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
材料三:近日,教育部根据有关精神要求对大中小学教材进行修改,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进一步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对抗战精神的弘扬,以及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
材料四:“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历史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是好。”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图二反映的是二战前夕法西斯势力结成的邪恶集团,写出其名称。
(2)材料二中目录不完整,请根据所学知识,将目录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的历史依据是什么?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的意义(至少答2点)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后期哪个国家的兴衰最能说明“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一意逞雄的国家……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请你为当今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拟一个时代主题。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