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三明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文化交流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篇章。对下图(阿拉伯数字图)文化成就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 )

    A. 古代印度人   B. 古代埃及人

    C. 古代阿拉伯人   D. 古代波斯人

     

  • 2、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东欧和苏联普遍进行了改革,但最终却出现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结局。造成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A.改革未突破苏联模式

    B.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C.民族解放运动的失败

    D.马歇尔计划的失败

  • 3、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

    B.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C.德意日法西斯同盟建立

    D.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 4、假如你是生活在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自备农具和牲畜,在领主自营地上每周无偿劳动3天

    B.除了拥有一定的耕地使用权外,还可以耕耘一片自己的草地和牧场

    C.自己要的生活物品均可以自己生产,如盐和铁

    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

  • 5、如图为中国近代一幅宣传画,下列最符合此画寓意的标题是(       

    A.“国民齐心共革命”

    B.“将革命进行到底”

    C.“团结抗战到底”

    D.“中国是我们和日本战斗的第一个盟友”

  • 6、罗马共和国的《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由此判断该法(     

    A.一定程度维护平民利益

    B.使奴隶获得自由

    C.使平民和贵族地位平等

    D.消除了社会矛盾

  • 7、央视《百战经典·伟大的会议》描述道:“一座城市,因为一次重要会议与红色结缘;一座小楼,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一次会议,从此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材料中的“城市”是(     

    A.上海

    B.南京

    C.遵义

    D.延安

  • 8、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对中世纪欧洲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了许多王国

    B.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

    C.公元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将帝国一分为三

    D.西欧的封君与封臣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

  • 9、最为契合下图反映的场景的主题是西欧(     

    A.封建社会的特征

    B.城市自治的形式

    C.租地农场的风貌

    D.资本主义的发展

  • 10、罗斯福新政时期,在《国家工业复兴法》中规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实质上是:

    A.政府保护工人权益    B.政府干预经济

    C.限制企业自由竞争       D.国家完全实行计划经济

     

  • 11、下列哪些事件能够证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的

    ①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②列宁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③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12、公元2世纪,它的版图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这里的“它”所指的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 13、有一位史学家曾说“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下列观点中,最能证明此结论的是

    A.金字塔历时数千年风雨岿然不倒

    B.金字塔是法老权力的象征

    C.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雕塑

    D.金字塔体现了古埃及人的创造力

  • 14、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下列关于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学有免赋税特权 B.代表有巴黎大学、牛津大学

    C.大学课程包含法学和医学 D.大学已摆脱教会的影响

  • 15、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大宗教的共同之处是(   )

    A. 经典都是《古兰经》   B. 都让人忍耐服从,成为统治者的工具

    C. 都信仰上帝   D. 都广建佛塔

     

  • 16、世界古代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其他三处文明的地理环境明显不同的是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巴比伦

    C. 古中国文明

    D. 古希腊文明

  • 17、美国国旗演变反映了美国领土扩张的历史。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时的美国国旗是(   )

    A.   B.   C.   D.

     

  • 18、“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泽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C.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D.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 19、英国工业革命率先展开的领域是

    A.采矿业

    B.交通运输业

    C.棉纺织业

    D.冶炼业

  • 20、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们惊讶于中国人清一色蓝、灰、军绿色的衣着,所以有了“灰蚂蚁”“蓝蚂蚁”的形容。80年代,中国人一直被忽视与压抑的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推动“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的主要因素是(       

    A.三大改造

    B.改革开放

    C.港澳回归

    D.科技进步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__年,西罗马帝国灭亡;__________年,拜占庭帝国灭亡。

  • 22、______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_____年年底,苏联解体。

  • 23、(1)在下图方框中填出“印度洋”“大西洋”。

    (2)图中A这条航海路线是哪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 24、观察如图将下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东罗马帝国的首都

    B西罗马帝国的首都

  • 25、面对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

    (1)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其领导者是________

    (2)1851年爆发的________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勢力。

     

  • 26、填空题

    (1)古埃及最高统治者称_________,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2)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___________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3)基督教创立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_________地区;

    (4)城市居民争取城市自治与封建主斗争的典型是____________

    (5)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典是____________

  • 27、1920年1月,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的普遍性国际组织_____成立;1945年10月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_____诞生。

  • 28、公元____________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 29、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奴隶制共和国雅典达到了全盛时期,此时执政者是__________

  • 30、牛顿于1687年出版科学巨著《_____》使得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各国间文化交流从未间断,请回答”

    (1)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有哪些?并举一例加以说明?

    (2)这些国家在对待文化上都采取了吸收、消化的态度,并创造了自己国家的独特文化,请举一例。

    (3)针对各国的多元文化,我们中学生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 32、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后定都于哪一城市?秦统一后是如何确立起中央集权制度的?

  • 33、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人物的航线画在答题卡图,且在相应航线上标出A或B。

    A.他在1492年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

    B.他率船队由大西洋西行,他死后,其同伴沿西非海岸返回西班牙,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西欧迈向近代社会的经济根源。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1)庄园中的居民主要有哪些人?庄园中的土地占有情况如何?主要 劳动者是谁?

    材料二:“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土地集中成为趋势:14世纪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了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

    (2)材料一中的“土地所有者”指的是谁?租地农场里的劳动者是什么人?与租地农场主之间是什么关系?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租地农场与封建庄园的生产有什么区别?

    材料三“中世纪晚期。两欧少数商人古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

    (4)材料三反映了欧洲哪一行业的发展?体现了怎样的生产关系?

    (5)13-14世纪欧洲生产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方式”。这种变化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