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4世纪末,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1000多年。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查理曼帝国
2、如图所示,英国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最高地位的阶段是
A.A B.B C.C D.D
3、“许多反映两河流域文明的珍贵文物曾在战争中遭到破坏”。其中的“两河”指的是
①尼罗河
②幼发拉底河
③底格里斯河
④黄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贪婪的贩奴商总想把自己的船尽可能多装一些‘活的货物’,所以奴隶运输的情形是骇人的……有的奴隶在途中就死了,有的奴隶因患瘟疫而被抛进大海,喂了鲨鱼。奴隶运到美洲时,死亡率达到装运数的1/3,有时甚至达到一半……由于奴隶贸易,非洲损失了近1亿人口……有4000万黑人死于运奴途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奴隶贸易使贩奴商获得大量财富
B.奴隶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C.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深重灾难
D.奴隶贸易增加了美洲的劳动力
5、下图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洋务运动中大量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B.甲午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开办工厂的限制
6、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
A.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居民逐渐发展成为市民阶层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7、某同学同时搜集了关于尼赫鲁、纳赛尔、毛泽东等人物的资料,由此可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奋起
B.两极格局的形成
C.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D.“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8、小说都有高潮部分,假如你是当时的法国大作家,要写一部反映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小说,你的高潮定在 哪里 ( )
A. 《人权宣言》的发表 B. 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C. 雅各宾派专政 D. 制宪会议的召开
9、下列表述符合13世纪西欧自由和自治城市特征的是( )
①争取自由和自治是通过金钱赎买或武力斗争 ②完全摆脱国王或领主的控制
③取得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④自治城市可以设立城市法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这一制度形成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11、某同学准备以“上古亚非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内容应包括( )
①古代埃及文明;
②古巴比伦文明;
③古代印度文明;
④古代希腊文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始于(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黑奴贸易
D.工业革命
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导致人类“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古代两河流域
C.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D.第一次工业革命
14、古代把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从“十年寒窗无人问”到“金榜题名天下知”,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对此种考试制度的创立有过贡献的皇帝是( )
A.汉文帝、汉景帝
B.隋文帝、隋炀帝
C.唐太宗、武则天
D.明太祖、明成祖
15、“自1870年以后,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
A.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B.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
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D.科学研究推动了新兴工业迅速发展
16、7世纪中期,通过改革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A.中国 B.波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日本
17、新冠疫情期间,某同学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时,搜索到“救世主”、《巴黎圣母院》等图片,由此判断,他正在学习(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18、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子曾说:“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由此可以看出“秦为首强”与哪一事件有重要关系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19、西欧的旧城不断复苏,新城不断出现,主要原因是( )
A.经济的发展
B.其他地区相对落后
C.政治的稳定
D.文化的传播
20、“人们已经被革命的巨浪搞得筋疲力尽,认为只有独裁才能维持法国的秩序。”1804年,拿破仑帝国的建立说明
A.维护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B.摧毁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C.顺应了法国当时的形势 D.加速了法国对欧洲的征服
21、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______和______三个组成部分。
2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发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发表。
23、性质与实质: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________、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____________。
24、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_______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____________年,日本明治政府进行了改革,即明治维新。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战役名)后,“百日王朝”灭亡。
2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的国家。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28、____________一书记载了一个意大利人来华期间在东方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29、下图名称为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30、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______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31、理论是社会进步的先导,思想解放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14——16世纪首先发生于意大利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列举一个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名称。
(2)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启蒙思想家除了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外还有谁?在这一运动影响下,18世纪后半期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哪次资产阶级革命?
(3)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这一理论被称作什么?其意义是什么?第一次成功实践这一理论的事件是什么?
(4)依据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50——8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准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之间的联系)
3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
(1)唐朝时期,通过什么方式加强和西藏地区的友好关系?
(2)在元朝时期,西藏和台湾首次纳入中央政府的管理,分别设立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3)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分别设置什么机构来加强对西南、西北边疆的管辖?
3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我们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节选《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列强强加给旧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有哪些?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什么?请说出这一史实的性质。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
(4)北伐战争前,国共合作创立的什么学校,为北伐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
(5)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新道路?
(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什么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7)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哪些歼灭敌军主力部队的“大决战”?
34、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
年代 | 1800 | 1820 | 1830 | 1850 | 1860 | 1870 |
产量 | 1100 | 1740 | 2400 | 4940 | 8000 | 11000 |
材料二:(19世纪30—40年代)它使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们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但是,它控制着100万匹马力的蒸汽机,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经济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它为英国从世界各地带回2亿―3亿的红利和汇票。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
——摘编自《19世纪三部曲》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哪个动力机的出现促使了这一现象?它的发明者是谁?
(2)请再举出工业革命中的一位发明家及其发明。
(3)“烟雾笼罩”“乌烟瘴气”说明“它”同时又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