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洋务运动后期开办的民用工业有
A. 安庆内军械所 B. 轮船招商局 C. 汉阳铁厂 D. 湖北织布局
2、“这项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亚历山大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这项改革”是指
A. 法国大革命
B. 拿破仑帝国建立
C. 南美独立战争
D. 俄国废除农奴制
3、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的领袖人物之一。公元前4世纪,他扫荡埃及、灭波斯,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是( )
A.查理大帝
B.屋大维
C.克洛维
D.亚历山大
4、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它的高潮出现在
A.启蒙运动兴起后
B.第一共和国成立时
C.雅各宾派统治时期
D.第一帝国全盛时
5、1927年苏联粮食获得丰产,但国家收购到的粮食较前一年下降了1.28亿普特,导致该年苏联粮食出口量从1.53亿普特骤降到0.27亿普特,这对依靠粮食出口获得外汇从而购买设备建设工业的苏联来说是致命的。为此苏联推行
A.农业集体化 B.余粮征集制 C.固定粮食税 D.重工业优先
6、一位科学家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他的理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还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这位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是( )
A. 瓦特 B. 爱因斯坦 C. 牛顿 D. 达尔文
7、下图是某地仿建的古代建筑,该建筑的“真实版”见于( )
A.古代阿拉伯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希腊文明
8、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匈奴”指的是( )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9、罗马帝国是古罗马文明由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之后的一个阶段,理论上仍维持元老院主持的共和制,实际上是将大权移交给皇帝独揽的政体。“帝国”建立的标志是( )
A.凯撒成为终身独裁官
B.罗马军队攻陷迦太基城
C.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D.罗马颁布成文宪法
10、“帝国版图内的居民经过长期融合,逐步形成了统一的阿拉伯民族,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字,统一的宗教信仰。”“统一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11、罗斯福认为,纯粹的救济如饮鸩止渴,只能麻痹人的精神意志,而以最低工资代替救济金则能充分尊重被救济者的尊严和自尊心。因此,他( )
A.实行按劳取酬
B.推行“以工代赈”
C.整顿金融体系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2、在所有同时代的革命中,只有它是世界性的,它的军队开出去改造世界,它的思想实际上也发挥了相同的作用。这里的它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第一次工业革命
1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形成的三国同盟的成员国包括( )
①德国②奥匈帝国③意大利④英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召开主题研讨会,下面是四名同学的发言。从他们的发言中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甲:1948年8月,巴基斯坦和印度相继独立,结束了英国在印度近两个世纪的统治
乙: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丙:1990年3月纳比米亚的独立,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长达5个世纪历史结束
丁:1999年,巴拿马人民经过不懈斗争,终于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亚非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
C.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D.二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
15、1861年,美国颁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经就此说道:“为了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绝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葬送生命。”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指的是( )
A.实现国家独立 B.争霸世界 C.维护国家统一 D.废除黑人奴隶制
16、马克思针对中世纪最后阶段西欧农业状况评论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以下对其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贵族阶级因政治权力衰退而逐渐失去土地控制权
B.租地农场主代表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C.农业工人实际上遭受到了比农奴更严重的经济剥削
D.土地所有者不再剥削农业工人的劳动成果
17、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平定国内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制外来侵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平定国内农民起义
B.抵制外来侵略
C.维护清朝的统治
D.发展民族工业
18、“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苏俄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
A.实行农业集体化
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推动工业化建设
D.对付美国的“冷战”
19、下图名画取材于佛罗伦萨一位商人的妻子,描绘了她的体态美、肌肤美、风韵美、自然美、恬静美,揭示了人物内心自信、阳光、喜悦等良好心景。该作品突出体现了( )
A.现实主义思想
B.享乐主义思想
C.人文主义思想
D.神权主义思想
20、与下面两幅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 B.美国内战
C.俄国十月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1、________年,华约建立,两极格局形成;________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2、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的是____________;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____________。
23、填空题。
(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 领导了农民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在浙江宁波慈溪的战斗中,太平军击毙了洋枪队统领 。
(2)1894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建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立地点在 。
(3)中国共产党带领东北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 (人名)领导抗日游击队在此留下万世英名。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发动 (战役名),打响了三大战役的第一枪。
(4)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译著《天演论》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24、民主政治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雅典民主政治则是人类民主政治的起源。
(1)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___________(时间)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2)___________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3)在古代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__________。
25、________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拜占庭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529年颁布的________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
26、近现代以来,文学、科学、艺术领域都取得了繁荣发展。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
①提倡自由、平等,坚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主张君主立宪制的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
②《复活》的作者善于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产生和变化,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此被誉为__________。
⑧英国科学家牛顿的__________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④20世纪20年代,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是__________。
⑤通过绘画作品控诉德、意法西斯在西班牙犯下血腥暴行的艺术家是__________。
27、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___________主持变法,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____________,至今依然发挥着作用,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28、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文艺复兴是一场提倡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__________也是一场思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9、请根据下面提示内容回答相应问题。
(1)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2)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3)推翻了“君权神授”的封建专制统治——
(4)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5)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
30、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_________ 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_________ 时代”。
31、世界史,一般是指有人类以来地球上历史的总和,虽然世界的历史本身早在人类文明出现前就存在,但是人类一直到近现代才真正用这个概念来研究和述说历史。
(1)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的古代文明是?
(2)一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哪个条约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3)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事件是?
(4)随着战后经济的发展和美国冷战政策的深入,欧洲人认识到了团结发展的重要性,1993年欧洲建立了哪一组织,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6)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跨国公司影响日益增大,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同联合国一起推动世界发展,请回答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是?
32、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试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列举古希腊繁荣表现的具体史实(每方面各举两例)
33、某班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两次科技革命对比”的主题探究活动,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梳理知识】
(1)瓦特、爱迪生分别为科技革命做出了什么贡献?
(2)两次科技革命中有哪些重大发明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各举一例)
(3)两次科技革命分别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
【思考感悟】
(4)请你谈谈两次科技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34、以史鉴今,不同国家的发展都会给我们以启示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68年至1893年日本吸收西方工业文明的第一个25年过程中,日本对外战争不断,从一场小型战争走向另一场小型战争,这些战争以独特的方式哺育了日本新文明,在第二个25年中(1894—1919年),几场大型战争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恶性发展,于是终于在第三个25年中(1920—1945年)发动了超大型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从而导致了日本文明的覆灭。
材料二:德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 事件 |
1945年 | 苏、美、英、法四国按照雅尔塔会议协议,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各占领区的管辖措施不尽相同。
|
1949年 | 英、法、美占领区成立联邦德国,首都定为波恩;苏联占领区成立民主德国,定都柏林。两者都是独立主权国家。
|
1951年 | 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互为宿仇的法德两国开始和解,欧洲一体化开始起步。 |
1961年 | 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修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壕沟、铁丝网等组成的边防设施,俗称“柏林墙”,希望以此阻挡西方势力的渗透。 |
1970年 | 联邦德国总理波兰特访问波兰,向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敬献花圈,后又自发下跪,为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默哀,为自己的民族赎罪,向曾被奴役的国家请求重归于好,史称“华沙之跪”。 |
1972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同联邦德国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正式建交。 |
1990年 | 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民主德国整体加入联邦德国,柏林成为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首都。 |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日本通过何种方式崛起?崛起后的日本进行了什么活动?结果如何?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的德国经历了哪些变化。
(3)综合上述探究,德国和日本的经历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