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5月,王女士在某健身房充值年卡后,该馆搬迁。因无法继续到新址场馆消费,她要求退回预付款,遭到商家拒绝,双方因此产生争执。王女士依法求助的途径有( )
①聚集亲朋到场馆暴力索赔②拨打12315热线求助
③去法律服务所寻求帮助④必要时向人民法院起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2022年9月起,新版劳动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小学生学习煮饭、煲汤、种菜、修理家电等劳动技能。教育部这一举措说明( )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国家鼓励青少年都要成为体力劳动者
③需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
④劳动可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在医院的走廊里,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大大的“静”字,这个字提醒我们在医院里要遵守的秩序是( )
A.生产秩序
B.社会管理秩序
C.公共场所秩序
D.交通秩序
4、“一盔一戴,安全常在”安全守护行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公安交警部门加强执法管理,依法查纠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等行为,助推养成安全习惯。这说明( )
①所有人都缺乏遵守交规的习惯 ②自由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
③交通安全呼唤刑罚的惩戒作用 ④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下列行为属于尊重他人的是( )
A.小李嘲讽身体有残疾的人
B.成绩优秀的芳芳欣赏、接纳班上其他同学
C.丽丽分书时把有折痕的书本分给同桌
D.小海给长青春痘的同学取绰号
6、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7、八年级学生小华在上学路上看到有人正在偷一个阿姨的手机,小华此时应(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视而不见
D.见义智为
8、2023年4月6日,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董志民虐待、非法拘禁案,认定董志民犯虐待罪、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九年。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②犯罪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③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不是司法机关
④有期徒刑和拘役既是主刑,又属于附加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观察下面漫画,你给这两幅漫画选择的标题是( )
A.责任与角色同在
B.自己对自己负责
C.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D.服务社会,赢得荣誉
10、北京冬奥会“气象人”高猛默默奉献、不畏山高路险,甘愿当好服务保障“排头兵”;海南94岁退休教师符国仲举家捐款1000多万元,奉献家乡教育事业……他们舍小我、顾大家,以初心坚守岗位,用担当奉献情怀。“舍小我、顾大家”启示我们( )
①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 ②为了国家利益放弃一切个人利益
③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④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总是一致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下列四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关爱他人
B.服务社会
C.遵纪守法
D.爱岗敬业
12、2023年11月24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曾经的顶流明星吴亦凡强奸、聚众淫乱上诉一案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告人吴亦凡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附加驱逐出境。这说明( )
①我们应该自觉遵纪守法,彻底根除违法犯罪行为
②违法无小事,只要是违法行为,都将受到刑罚处罚
③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顶流明星,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制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为祖国取得的成就而自豪,现阶段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有( )
①我国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②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③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④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陆续出台,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下列属于主刑的是( )
①管制、拘役 ②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③驱逐出境、剥夺政治权利 ④没收财产、罚款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5、在保密公益宣传片《藏在照片里的秘密》中,展示“旅游风景照”“实验加班照”“会议记录照”“军车偶遇照”等4个常见的拍照情景,指出看似平常的镜头可能会泄露军事地点、实验数据、会议记录、武器装备等涉密敏感信息。这警示我们( )
①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②国家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③要不断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④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下表中对小明同学“微行为”的“微点评”,分析正确的个数是( )
序号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 思维具有批判性 |
② | 能知廉耻,懂荣辱 | 体现了止于至善 |
③ | 能“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体现了行己有耻 |
④ | 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 具有自信的心理品质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7、观察漫画《镜头下的贫困生》,从中你会感悟到( )
①尊重能消除隔阂,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②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
③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④将贫困生置于媒体的聚光灯下,是对其最大的尊重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18、2017年,宁波动物园发生老虎伤人事件,致游客张某死亡。3米高的外围墙、细密的铁丝网、3米高的内围墙,3道就在眼前的防护墙和安全警示标识,始终没有挡住张某的脚步,这一悲剧的发生警示我们要( )
A.规则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发展
B.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C.依靠他人提醒,遵守社会规则
D.维护规则,并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19、对于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下面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
B.承担责任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
C.我们不应该承担那些没有任何回报的责任
D.我承担,我无悔,我不计较得与失
20、“内蒙古好人”姜保成,28岁接过父亲的巨额债务,36岁还清最后一笔债,8年替父还债近90万。姜保成替父还债的行为,让人们看到了他( )
A.诚实守信、勇担责任
B.胆小怕事、迫不得已
C.缺乏经验、不谙世事
D.虚情假意、炒作自己
21、家住太原市某小区的李先生家近来遇到了麻烦事,因为楼上邻居养了一只大狗,大半夜叫个不停,搞得老伴儿总是失眠:平时邻居遛狗也不拴狗绳,搞得小孙子都不敢下楼玩耍,针对这个问题与邻居进行协商,他却说:“养狗是我的权利,他人无权干涉!”和解不成,李先生很烦恼!
请你评价邻居的言行。面对这种情况,请你给李先生出谋划策。
22、自由就是随心所欲。
判断:
理由:
23、有人说,“有法治无自由,无法治才自由。
24、在高铁“霸座男”的视频被传至网上引起公众广泛批评之后,“霸座女”又出现在列车上。一名乘坐 G6078次列车上持10D座位票的女乘客执意坐在靠窗的10F位置,并且拒绝乘务人员解释劝阻,直至到达目的地下车。铁路公安介入调查后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对“霸座女”罚款200元,并将其列入黒名单,180天内无法购买火车票。“高铁霸座”事件发生后,有人在网上发表留言表达看法,其中有网友留言:只有形成此类事件的处置规则,“座霸”才不会继续横行下去。
(1)针对高铁“霸座”事件,你想对不遵守社会规则的人说些什么?
(2)—天中,你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或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
25、 周末,小玲和同学一块骑车到公园玩,公园里花团锦簇、春意盎然,她们兴奋地跑跳,渴了就喝矿泉水,累了就躺在草坪上休息,休息够了,就把瓶子随手一丢又开始到处赏花。
(1)说说小玲和同学的哪些做法不可取。
玩了足足三小时,小玲才想起自己的作业还没有完成,赶紧喊上同伴回家。到了十字路口正好是红灯,见对面没有人和车,小玲就想骑车过去。
(2)小玲的想法对吗?请运用“自觉遵守规则”的知识说明原因。
26、某校初二(2)班有些同学沉湎于游戏机房或网吧,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存在怕动脑筋,抄袭作业的现象。为了帮助这些同学,班委会决定组织一次班会。
(1)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谈谈网络在生活中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2)青少年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7、 材料一:海南海口一女乘客陈某上车后因车费问题和公交司机发生了争执,在行驶中的公交车上扇了司机一巴掌,2019年5月陈某被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论:一元钱,一巴掌,获刑4年,污痕一生。冲动是魔鬼,教训太昂贵。
材料二: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陈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受到了何种处罚?
(2)材料一中陈某的案例给我们什么样的警示?
(3)材料二中孔子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28、八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本课内容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我们的权利”主题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大二学生小陈因沉迷赌球,向数个高利贷公司借款。某高利贷公司发现小陈无力偿还债务后,将其非法拘禁25个小时。目前,该贷款公司员工盛某、申某和李某被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材料二 渐渐长大的你,曾经有过这样的“偶遏”吗?未经你的同意,有人强行进入你的房间;你的同学来信被老师以“爱”的名义没收;你的照片不知何时飞上了某个照相馆的橱窗;你的日记内容不知何时成了某些同学的饭后“谈资”……
(1)材料一中大二学生小陈的什么基本权利受到了侵害?我国法律为什么保护公民的这一权利?
(2)材料二中的“偶遇”分别体现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3)你的身边还有哪些侵权现象,请指出来并找出维权方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