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2、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 )
A.牛奶
B.青菜
C.豆类
D.虾皮
3、野炊时将柴火架空燃烧,可使柴火烧得更旺的原理是( )
A.可燃物着火点降低
B.可燃物着火点升高
C.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6、下列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 ZnSO4
B.MgO → MgCl2
C.CaCO3→CO2
D.Ba(NO3)2 →BaSO4
7、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见图(横坐标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m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8、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9、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
10、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1-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不相同
11、“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12、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 Na2O C CO
B.Mg(OH)2 CuSO4 C CO2
C.KOH HNO3 O2 SO3
D.HCl NaOH O2 P2O5
13、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铀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铀23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铀23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
D.铀235原子的质量为235g
14、对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是正确运用的前提,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5、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B.O2
C.CO2
D.Zn
16、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7、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 酚酞试液 | Fe2O3粉末 | BaCl2溶液 |
实验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 无明现象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1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去除杂质的方法 |
A | NaCl溶液(Na2CO3) |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
B | CaO(CaCO3) | 加水、过滤 |
C | Fe(Zn) |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
D | HCl溶液(H2SO4) |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19、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20、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21、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C.图c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图d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22、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23、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NO3)2=X(NO3)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Z<X<Y
24、不含有原子团的是( )
A.NH4Cl
B.MgCl2
C.KOH
D.ZnSO4
25、用“分类”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二氧化锰、氧化钙、高锰酸钾
B.混合物:硬水、澄清的石灰水、冰水混合物
C.化合物:臭氧、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
D.纯净物:氧气、氢氧化钙、氯化钠
26、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27、含氯消毒剂是可以有效灭杀新冠肺炎病毒的, 如 84 消毒液。需要注意的是,含氯消毒剂不要和酸性的物质一同使用,比如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和盐酸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化学方程式为: 2HCl+NaClO=X+H2O+Cl2↑.则物质 X 的溶液的 pH_______7(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28、下图1为某种柑橘的部分营养成分,图2是柑橘汁的三种包装。
请回答:
①图1中的钙、钾、磷是指________(填字母)。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②柑橘类水果中富含的________可以预防坏血病。
③图2中的三种包装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④柑橘适宜生长在pH为6左右的土壤中.若某土壤的pH为3,要经改良后方可种植柑橘。下列物质,既可用来改良土壤酸性,又能给土壤施肥的物质是________。
A生石灰B熟石灰C过磷酸钙D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
29、(5分)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可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气体是 ;(2)溶洞中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 ;
(3)农业上可用于消毒杀菌的碱 ;(4)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糖 ;
(5)可用于除去衣服上油污的有机物是 。
30、小明在家做蔗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下图现象。请填空:
(1)能说明糖水是溶液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解后,液面低于原水平线的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形成的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_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分层现象。
31、2021年在最美的季节里,我们为中国女足成功晋级而欢呼,继而中国女子“三大球”项目全部打进了奥运会。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感染着我们,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一种单质的分子形似足球,相对分子质量为720,写出这种单质的化学式______。
(2)运动员每天都要高强度的训练,女足的伙食从青椒炒牛肉到西红柿炒鸡蛋,从芹菜、菠菜到涮羊肉,基本上和寻常百姓家的伙食一样。其中牛羊肉富含的一种营养素的作用是构成______,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其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的______,其中一部分可被氧化,同时放出能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
(3)种植西红柿时,可以在土壤中施加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的______(填化肥种类)。如果发现叶边缘发黄,可以施加一种农家肥,该农家肥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4)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之后,常会饮用一些含有______(填营养素,除水外)的运动饮料。被汗水浸湿的衣服上因为水的______(填一种实验操作名称)常出现白色的斑迹。
32、我国是世界上塑料购物袋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国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1)塑料属于_____(选填“天然”或“人工合成”)材料.
(2)聚氯乙烯塑料完全燃烧生成CO2、H2O和HCl,由此可知聚氯乙烯塑料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
(3)从环保的角度分析国家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塑料购物袋的原因是_____.
33、铝、铜、铁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铝制品要比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
(2)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_____(填序号)
A 铁制炒菜锅 B 铜制电缆 C 铝制易拉罐 D 不锈钢餐刀
(3)工业上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可留下红色的印迹。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4、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写出生活中一种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全面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液封形成密闭体系
B润湿玻璃管口便于插入
C防止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D提供热量
E测量气体的体积
35、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变化
(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______,
(2)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
36、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Ba(NO3)2、BaSO4、Na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对其组成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CuSO4,一定含有Ba(NO3)2、BaSO4、Na2CO3
B. 白色沉淀A中含有BaCO3和BaSO4
C. 无色溶液F中最少有4种离子
D. 确定原固体混合物中是否有KCl可取白色沉淀E加入足量稀硝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37、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实验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_____(填字母,下同);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若想要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 ;若用图 2 装置干燥二氧化碳,装置中所装试剂为_____(填试剂名称),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4)探究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步骤及装置如图: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 200mL 二氧化碳气体;
②试剂瓶中加入 200mL 水(恰好加满),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当向水中注入 CO2 气体体积达到 120mL 时,红色油柱才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 体积水中能溶解_____体积二氧化碳,要提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采取的一种措施 是_____ 。
38、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的实验过程。
(1)图1是甲小组同学向滴有酚酞的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振荡后溶液仍为无色,此现象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2)乙小组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②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③实验步骤①和②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_____(在“①”、“②”、“①和②”之中三选一填写)。
(3)丙小组用温度和pH传感器检测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得结果如图3所示。
①E点的意义____。
②BC段pH变化很快的原因_____。
③如图4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如果1处填写Cl-,2、3分别应填写______、_____。
(4)丁组通过检测溶液导电性变化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
①如图5,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说明氢氧化钡溶液能导电,导电的原因是____。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小灯泡由亮变暗,再由暗变亮,同时用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导电率变化如图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是______。
,
②检测溶液导电性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39、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下图实验中,当试管1中气体的体积为6 mL时,试管2中气体体积约为___mL;电解时往往要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其作用是____。
(2)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0%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g。
(3)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g水的A、B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20℃__t℃(填“>”“<”或“=”)。
20℃时,对A试管进行如下操作,最终A试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填字母序号)。
a加少量水
b加入少量甲物质
c升温到40℃
d蒸发部分溶剂,恢复到20℃
e加入少量40 ℃甲的饱和溶液,恢复到20℃
40、实验室中,小美做了三个实验,分别向三支试管中依次加入相应的物质。
实验一: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稀盐酸+适量氧化铜
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几滴酚酞+过量稀盐酸
实验三:稀盐酸+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碳酸钠
(1)实验一___________(填“能”或“否”)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2)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实验三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4)上述三个实验中涉及酸的化学性质有:与酸碱指示剂、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将三个实验的所有废液倒在一起,最终只得到蓝色溶液。取少量蓝色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无明显现象。为了确定溶液中可能有的离子是否存在,下列物质可行的是___________。
A 酚酞溶液 B Na2CO3溶液 C NaOH溶液 D BaCl2溶液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