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杭州亚运会观赛礼仪中明确指出,“尊重各参赛国家、地区,在升旗、奏歌环节,请肃立并行注目礼,不要在场内随意走动。”“无论胜负,对各国参赛运动员的精彩表现给予应有的尊重。”观赛礼仪着重强调“尊重”是因为( )
①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尊重
②尊重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③尊重能够减少摩擦,增加信任
④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飞驰的高铁列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听证会的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我们的衣食住行用也越来越好……这些变化说明( )
①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②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已超过美国
③我国劳动人民非常勤劳智慧④我们应该为祖国发展倍感自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在看到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
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②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
③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④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中国自古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西方也有“礼节是一封通达四方的推荐信”之类的谚语。这表明( )
A.中西方人都能做到以礼待人
B.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C.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D.只要礼貌待人,就能通达四方
5、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寄语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响应总书记的号召,我们青少年要做到( )
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②漠视常规逞英雄,追求自我无底线
③志存高远有梦想,德才兼备挑大梁④见贤思齐学榜样,家国情怀有担当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名言警句寓意深远,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启迪。下表“名言警句”与“启示”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 名言警句 | 启示 |
① |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 注重理论学习,涵养品德 |
② | 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 热爱工作,获取等量回报 |
③ |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 心系祖国,维护国家利益 |
④ |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 人与人之间需要友爱互助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刘某因为开车不慎撞坏李某的房屋拒不赔偿遭起诉,人民法院判处刘某恢复房屋原状。李某因此事在微信群里发表针对刘某的不当言论,对刘某进行人身攻击,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刘某和李某的行为分别承担 ( )
A.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D.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
8、农民工老张想讨要自己被拖欠的工资,能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 )
①律师事务所 ②法律援助中心 ③人民法院 ④人民检察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将士们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
①每个人都有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②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③国家利益至上,不考虑个人利益④个人生命在战争年代微不足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下列维权方式正确的是( )
①小峰发现自己原创歌词被人非法使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②小明打官司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到法律服务站请求援助
③小红国庆旅游期间把游客掉落的国旗捡起擦净装入自己口袋
④小丽在网上购买到了假货,主动联系平台并投诉至监管部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杜甫草堂附近住着一位老妇人,无儿无女,经常到草堂前的枣树下打枣,掺在野菜粥里煮着吃。诗人杜甫非常同情她,无论老人什么时候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诗人杜甫的行为启示我们( )
A.对他人的疑惑给予耐心的解答
B.要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C.应该将心比心,理解他人的难处
D.要善于发现他人的特长,真诚地欣赏他人
12、2023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下列行为符合该法律要求的是( )
①爱护国歌、国旗和国徽②联名抵制外国商品
③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④生动讲好爱国故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3、学习了法律知识后,同学们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分享交流,下列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甲:未成人多次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属于不良行为
乙:法律是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丙: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一定属于犯罪
丁: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丁
D.乙和丁
14、作为网络参与者,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有( )
①加入微商团队在朋友圈和网上售卖“三无”产品
②作为贴吧版主,管理、举报不实信息与不当言论
③针对网络使用中的问题,积极在政务网站上建言献策
④化身“键盘侠”,在网上对自己看不惯的事进行谩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阅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序号 | 事例 |
① | 小王没有按时履行与他人的合同约定,途期没有交货。 |
② | 小丽因骑电车没戴头盔被交警警告并罚款30元。 |
③ | 吴某某转发朋友圈照片并编发不实信息,网络评论严重影响朋友生活,被检察院以诽谤罪向法院提起公诉,吴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
【1】以上案例的违法行为类型,依次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
A.①民事违法②行政违法③刑事违法
B.①刑事违法②民事违法③行政违法
C.①行政违法②刑事违法③民事违法
D.①民事违法②刑事违法③行政违法
【2】③中吴某某受到处罚的依据是( )
①行政违法性②严重社会危害性③刑事违法性④应受刑罚处罚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小芸说:“在家里,我们是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学生;在社会中,我们是公民……”这说明( )
①每个人的社会关系都很复杂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④不同的社会关系,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下面是某班开展的班级活动记录(摘录):
3月1日 | 我班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去学校劳动区开垦、种菜、浇水。 |
4月20日 | 我班同学去附近社区调研垃圾分类情况,为社区建言献策。 |
5月15日 | 我班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为偏远地区儿童捐款捐物活动。 |
结合这些活动,同学们纷纷在班会上谈感想与体会。你赞同下列哪些同学的说法( )
①小明: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
②小志:在参加劳动和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快乐
③小高:我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将精力都放在课堂学习上
④小童: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中学生张华平日不爱学习,自由散漫,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大声喧哗,受到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一次,张华捡到李明的手表,李明来认领时他拒不归还,还用刀把李明刺成重伤,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上述材料中张华的三种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
A.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19、暑假期间,同学们或研学旅行,或劳动体验,或参观博物馆,或开展社会调查……与社会真正有了“亲密接触”。参加这些活动使同学们( )
①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②对社会生活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④耽误学习,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下面是同学们观察漫画发表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娜娜: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②星星: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③蓉蓉:我们现在还是未成年人,不用承担这些责任
④明明:这些都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面对疫情的全球肆虐,人类开启了与病毒的“持久战”,对于疫情的控制,中国战疫模式的成功,引来了全世界的关注。如若从中国战疫的成功经验中,提炼出一些宝贵的价值观,“人的生命高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可能是我们最真切的体会。所以,有人说“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利益没有人民利益重要。”
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22、请你辨析
23、材料:某校学生刘同学为身患白血病的父亲捐献骨髓的事迹感人至深,全校师生及众多网友纷纷伸出友爱之手,帮助患病家庭度过难关。该校陈同学在父亲出车祸、家庭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也毫不犹豫地捐出200元,并表示:要帮助比自己更需要帮助的人,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2)有人认为:关爱他人只要尽己所能就可以了,其他不用考虑。请你对这种观点加 以评析。
24、材料一:权利,是一个美好的字眼,令人向往,终身相随。每天早上,小刚都按时去上学,认真学习。他曾不幸患心脏病,治病的大部分费用,得到了国家的医疗报销。他有一个笔友,二人经常写信交流学习和思想。
材料二:某学校女生王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学生张某,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张某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张某,给张某造成很大的痛苦。
“权利伴终身”社会实践活动正在进行中,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小刚的哪些权利得到了正确行使?张某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两个方面即可)
(2)请你给材料二中的张某维权支招。
(3)人的一生,权利相随。青少年应怎样对待权力,成就美好未来?(两个方面即可)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合理利用网络】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网络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推动了社会进步。世界因网络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网络而更加丰富多样。但是,网络也带来一些问题,出现很多弊端。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26、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的品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27、材料一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材料二 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三 我国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材料四 我国宪法详细规定了我国公民享有的诸多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权、选举权、宗教信仰权、人身自由权、人格权、住宅权、人权、通信权、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男女平等权等。
请同学们阅读上述四则材料,结合所学回答。
(1)四则材料体现了宪法规定的哪些内容?
(2)材料二体现我国宪法的哪一条基本原则?这项基本原则是怎样实现的?
(3)我国公民拥有宪法规定的诸多基本权利说明了什么?
28、观察与思考
关于自由和规则的关系,曾有人做过这样的描述:“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轨道上运行;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鱼儿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快地遨游;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条长线在风里飞翔;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牢记交通规则,握好方向盘。
(1)上述材料中的这段描述说明规则和自由有着怎样的关系?
(2)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