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政府网开展“2023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推动公共政策进一步完善。这体现了( )
A.网络拥有无限信息。传递交流更加便捷
B.网络搭建传播平台,拓展文化交流场合
C.网络拓宽民主渠道。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D.网络打破时空限制。打开人际交往空间
2、2023年3·15晚会曝光了“香精大米”事件。安徽某食品有限公司往本地产的大米里滴香精,冒充“泰国茉莉香米”。对此,以下点评正确的是( )
①诚实、守信用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要守住法律的底线,依法经营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要诚信经营④诚信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9年6月24日,大连地铁上一名老人,因挂出“无需让座”的提示牌引发了全国网友点赞,被称为“硬核大爷”。即便老人主动提出“无需让座”,仍有许多年轻人起身给老人让座。对老人这一做法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老人懂得换位思考,理解体谅他人,赢得人们的尊重
②老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感染了周围的人,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③老人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获取相应回报
④要以老人为榜样,人人效仿他的做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黄某在微博上发布村民吃大盘鸡感染H7N9死亡,参与抢救的村委会书记已被隔离……经调查,该信息为谣言。警方在及时辟谣后将黄某抓获。这一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只要远离网络就能避免违法犯罪
②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不良行为一定会发展为违法犯罪
④要理性利用传播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情境中用语恰当的是( )
①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指点说“赐教” ②起身作别说“久违”,请人谅解说“拜托”
③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赴约说“赏光” ④麻烦别人说“打扰”,归还物品说“奉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 )
A.守规则,不能违反法律
B.学法、用法、执法
C.感受法律的尊严
D.懂得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唯一准绳
7、近年来,“感动中国”人物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学习的楷模,为了更好地传递这些人物身上的正能量,我们必须( )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②积极承担责任,乐于奉献爱心和力量
③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④从身边小事做起,只对自己负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诗句中能够体现“勇于承担责任”的有( )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9、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B.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C.材料中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依次是地缘关系、血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D.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的社会关系简单明了
10、十一假期,同学们参观红色景点,传承革命精神;参加志愿服务,共建文明淄博;看望长辈,体验美好情感……这体现( )
A.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B.假期城市的生活闲情雅致
C.走进社会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D.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11、出门打不到车?线上打车随叫随到;饿了不想做饭?外卖来送饭这些都体现了“共享服务”和“共享经济”,它们都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的新的商业模式。这体现了( )
A.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B.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的平台
C.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2、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在归国途中给留美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其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回国后,华罗庚进行应用数学的研究,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称为“人民的数学家”。这告诉我们( )。
①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②坚决维护个人利益,不放弃任何个人利益
③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我们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北京市西城区某职业学院的一名女学生朱某,伙同另外四名女被告人在学校女生宿舍楼内,采取恶劣手段,无故殴打、辱骂两名女学生。最终,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一年有期徒刑,其他四名被告人均被判处十一个月有期徒刑。五名未成年人为自己的“校园欺凌”行为付出了法律代价。该案件( )
①是一起刑事案件,两名女生向法律服务机构提出了诉讼
②朱某等五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受到了行政处罚
③两名女生运用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朱某等五人法治观念淡薄,做出了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家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国是个体最大的依靠。家给我温暖,国给我力量,无数华夏儿女带着家国同构的使命意识撑起家、建设国,在人生的漫漫奋斗中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难以兼顾 ②只有牺牲个人利益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④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周恩来身居党和国家重要领导岗位数十年,但他始终把自己当作普通劳动者,当作人民公仆。他不论对什么人,从不摆架子,从不以领导自居,在他身上看不到官气的影子。周恩来身上展现的优秀品质是( )
A.平等待人
B.欣赏他人
C.诚实守信
D.自尊自信
16、古语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说明在集体中要( )
A.理解包容,维护他人利益
B.确立共同目标,团结协作
C.民主公正,满足个人意愿
D.避免内部竞争,精诚合作
17、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下面名言警句中体现尊重的有( )
①不学礼,无以立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④敬人者,人恒敬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这说明( )
A.生命是不可逆的
B.生命是独特的
C.生命来之不易
D.生命是短暂的
19、近日,人民日报又一则感动却心痛的消息传来。陕西渭南的孙树海、孙宇鑫父女相继捐献遗体,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的“大体老师”。父女俩的行为,让人动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父女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生命意义
②服务社会使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
③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④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20、网络暴力是指发布侮辱谩骂、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不友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互联网的放大传播,成为“伤人利器”。网络暴力者( )
①仅仅可能会承担民事责任 ②随意宣泄情绪,中伤他人
③是在捍卫自己的言论自由 ④缺乏尊重与换位思考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
2022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是“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等多个领域,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大安全”。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针对维护国家安全,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请任意选择小东和小南其中一位同学的看法予以简要评析。
22、网络丰富了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但也带来了一些困扰与问题。请你分别对下面两位网友的留言进行评析。
网友“仁杰”:网络时代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真是百利无一害。就拿学习来说,现在写作业遇到难题,只要拿出手机拍下照片就能上网搜索答案,真方便。
网友“元芳”:现在网络太发达了,严重的干扰我们的生活。比如,现在很多的网络游戏,新奇又刺激,太容易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了,所以我们要抵制网络。
我的评析:
①对网友“仁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网友“元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依法查处不戴头盔、不系安全带等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人们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明显减少。但是仍有部分公民未践行这一社会规则,认为没有必要,依旧我行我素。
针对上述社会现象,有人认为:“自由与规则二者不可兼得。”请你辨析。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8月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川渝多地发生森林山火,多方力量积极参与扑救。山上,消防勇士们昼夜奋战;山下,志愿群众团结协作,重庆的摩友们自发组织摩托车运输队,成为志愿者。守望相助,共同筑起“防火长城”。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
25、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
那么,你认为青少年应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26、晚饭后,爸爸正看《新闻联播》。小华想起今天电视台要播放《神奇宝贝》,于是马上抢过遥控器换了频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时门铃响了,爸爸说:“小华,去开门,爸爸正忙呢。”小华不情愿地去开门,一看,原来是爸爸的同事,小华什么也没说,马上跑回去继续看他的动画片。叔叔送给小华一辆小赛车,小华马上说:“这礼物我不喜欢,不要了。”爸爸和叔叔谈话时,小华嫌吵,把电视的音量调得更大。过了一会儿,叔叔要走了,爸爸去送叔叔,小华仍然看着他的动画片……
(1)从上述情境中,你能看出小华的哪些做法不符合礼仪?
(2)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礼仪有哪些基本的表现和要求?
(3)我们如何做一个懂礼仪、习礼仪、讲礼仪的人?
27、有同学认为:权利就是权利,义务就是义务,二者互不相干。请用所学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8、(诚信做人 健康成长)
材料一:近来,李克强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强调: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的实体店,都要讲究诚信,保证质量,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材料二:2018年11月,上海某大学大四学生小王连续在三场考试中作弊,学校根据《学生手册》规定,学生累计作弊两次即开除学籍,于是校方对小王做出开除学籍的规定。对此,小王表示不服,起诉学校,要求校方恢复学籍。经法院审理,法庭认定小王作弊事实,同时认定学校做出开除学籍决定的过程中程序合法。最终法院驳回小王的诉讼请求。
(1)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诚信的重要性。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践行诚信?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