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A.X>Y>Z
B.Y>Z>X
C.Y>X>Z
D.Z>Y>X
2、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硫酸除铁锈:FeO+H2SO4═FeSO4+H2O
B.铝锅形成致密氧化膜:4Al+3O2═2Al2O3
C.酸雨的pH小于5.6的原因:CO2+H2O═H2CO3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
3、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4、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 Na2O C CO
B.Mg(OH)2 CuSO4 C CO2
C.KOH HNO3 O2 SO3
D.HCl NaOH O2 P2O5
5、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6、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③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低;⑤除去烧碱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可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⑥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7、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见图(横坐标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m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8、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9、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横坐标 | 纵坐标 |
A |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B |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 加入铜粉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C |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D |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 | 加入水的质量/g | 溶质的质量/g |
A.A
B.B
C.C
D.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胶、纤维、塑料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用水可以灭火,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增加肥效,把硝酸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D.气味能闻得到却看不到,说明分子很小
11、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2、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13、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NaCl
B.MgCl2
C.CaCl2
D.H2O
14、下列有关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制备: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
C.化学性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
D.常见用途:农业上,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等
1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16、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7、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18、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汽车油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C.酒精在桌面上着火时用湿布盖灭
D.图书档案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9、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
C.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D.生成物中镁元素显+1价
20、下列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 ZnSO4
B.MgO → MgCl2
C.CaCO3→CO2
D.Ba(NO3)2 →BaSO4
21、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22、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 )
A.BaCl2
B.NaOH
C.CuO
D.Zn
2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24、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5、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26、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铀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铀23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铀23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
D.铀235原子的质量为235g
27、将5g固体M(不含结晶水的盐),分别投入到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均有固体未溶解。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烧杯编号 | I | II | III |
未溶解固体质量(g) | 2.8 | 1 | 0.4 |
①20℃时,M溶液是____(选填“饱和”“不饱和”)溶液。
②根据下表20℃时物质的溶解度可以判断其溶解性。M属于_______溶物质。
溶解度(g/100g水) | <0.01 | 0.01-1 | 1-10 | >10 |
溶解性 | 难溶 | 微溶 | 可溶 | 易溶 |
③有关烧杯II和烧杯III中的M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30℃时,M的溶解度较大
B.烧杯III中溶液所含的溶质较多
C.M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分别降温至20℃,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M
④40℃时,烧杯III中再加入35g水,M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2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A.氧气 B.氮气 C.生石灰 D.熟石灰 E.明矾 F.尿素 G.食盐”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1)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_____;(2)用于农作物肥料的物质是_____;
(3)常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4)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的是_____;
(5)雪饼袋中可防腐的气体是_____; (6)可用于做调味品的是_____.
29、回答下列问题。
(1)蔗糖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画出O2-的结构示意图_____。
(3)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_的方法,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除去。
(4)电解水实验验证了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30、生活中处处存在含碳元素的物质:冰箱除味剂中吸附异味的碳单质是______;能造成“温室效应”,但可作气态肥料的是______;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液体燃料是______。
31、如图是汽车钥匙和遥控器的示意图。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任选一个,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
(2)钥匙塑料柄,是____________(填热塑或热固)性,其分子的排列方式(填网状或链状)____________结构。
(3)钥匙的主体部分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请你写出一条这样做的优点__________。
32、某同学对酸碱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梳理。
(1)填写下表空格中的化学式:
反思:根据以上盐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可以得出是依据 顺序归纳整理的。
(2)为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绘制了下图。请你在右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
(3)此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如图)。比如①用稀硫酸除铁锈;②古代记载的湿法冶金技术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中“曾青”是指硫酸铜溶液。请从①、②中任选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元素符号、化学式能简洁的表示物质的组成。请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1)3个钡原子_________;(2)5个氯离子_________
(3)氧化亚铁____________;(4)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的氮的氧化物_________
34、氢氧化钠固体易溶解于水,且_____(填”放“或”吸“)热,它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而逐步溶解,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但不能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氢氧化钙固体微溶于水,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
35、发射宇宙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器的优点是_____.
36、如图为“领取奖杯游戏”的物质阶梯。当阶梯上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方可向上攀登。
例如,攀登阶梯甲能领取奖杯。
(1)认识阶梯甲
①阶梯上相关物质对应的俗名错误的是(________)
A Na2CO3:小苏打
B Ca(OH)2:熟石灰
C CO2:干冰
②攀登过程中,不属于任何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搭建阶梯乙
利用初中阶段所学反应,请你从O2、H2O、Al、SO2、H2O2中选择4种物质,写在图中相应的台阶上,_____、_____、_____、_____,能领取奖杯;
(3)共享物质、重塑阶梯
阶梯乙搭建完成后,若在阶梯甲和阶梯乙中各选择一种物质进行互换,也均能领取奖杯,则这两种物质是_____。
37、如图实验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
(2)现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填字母)。
(3)C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
3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填序号),此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用的依据是_________。
(4)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如图E所示,瓶底盛有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F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这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9、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 NH3 + CO2 + H2O NH4HCO3
②NH4HCO3 + NaCl NH4Cl + NaHCO3
某温度下,向105 g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适量氨气(NH3)和CO2,通过上述反应可制得NaHCO3晶体。
(1)已知①中参加反应的NH3质量为3.4 g,则消耗CO2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称量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为9.7 g,则剩余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40、将6.5 g锌粒加入100 g盐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原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