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延边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八大 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三大

  • 2、下图邮票内容展示的艺术形式是

    A.戏曲 B.雕刻 C.舞蹈 D.书法

  • 3、观察下边图片信息,判断该人物是

     

    女真族杰出首领,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自立为可汗,建立后金。

     

    A.完颜阿骨打 B.耶律阿保机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 4、史书需要真实客观的记录历史事件,以方便后人查阅。下列哪项史实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能同时查到

    A.陈胜吴广起义 B.三国鼎立 C.澶渊之盟 D.八股取士

  • 5、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杰出数学家是

    A.宋应星

    B.徐光启

    C.刘徽

    D.祖冲之

  • 6、孙中山评价岳飞:“岳飞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岳飞是杰出的民族英雄 B. 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C. 岳飞是英勇的抗金英雄 D. 岳飞被秦桧杀害令人气愤

  • 7、下列表述中,与皇太极有关的是(     

    ①统一女真各部②签订《尼布楚条约》③改女真族名为满洲④改国号为清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 8、“它为清代所独创,所承办的均为军国大政,且有人事咨询权。但它又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书班子。它地处内廷,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发出的诏旨不通过内阁,而是交兵部直接发出。”材料中的它所指机构是( )

    A.枢密院 B.锦衣卫 C.厂卫 D.军机处

  • 9、瓷器凝聚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科技智慧与东方民族精湛的审美意趣。清朝时期中国著名的制瓷中心是

    A. 南京

    B. 松江

    C. 广州

    D. 景德镇

  • 10、“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州、湖州在 (   

    A.太湖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淮河流域

  • 11、隋唐王朝不仅以博大的胸怀接纳来自西亚、中亚、南亚等地的文化,也以积极态度输出先进文明给周边国家,如新罗、日本等。材料反映出唐朝的对外交流(     

    A.强调以中华文明为中心

    B.呈现双向交流的特色

    C.构建了完整的贸易体系

    D.达到中国历史的顶峰

  • 12、如(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对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

    A. “方镇”指的是五代一个叫方镇的将领

    B. “儒臣”指的是学习儒家思想的学生

    C. 宋太祖想扩大“武臣”的权力

    D. 宋太祖据此采取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 1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B.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了国家主人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 14、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是(     

    ①地动仪②印刷术③火药④指南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5、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统治者认识到的“国之大计”主要是

    A.强化思想控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抵御外来侵略 D.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 16、“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句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人物是(       

    A.孙中山   毛泽东

    B.毛泽东   邓小平

    C.邓小平   江泽民

    D.胡锦涛   习近平

  • 17、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A.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清代小说是《红楼梦》

    B.清朝昆曲日趋成熟,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C.清朝中期以后,昆曲因循守旧已逐渐走向衰落

    D.京剧在清代得到皇室扶持,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 18、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  )

    A.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

    B.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

    C.州的长官知州由中央派文官担任

    D.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

  • 19、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著名历史人物是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汤显祖

  • 20、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 重农抑商   B. 重文轻武   C. 和亲会盟   D. 闭关锁国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六次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22、盛唐之时,气象万千。

    (1)唐代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和筒车。

    (2)唐代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 如冰如玉,郉窑的 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   ”之称。

    (4)唐代书法、绘画名家辈出,最著名的书法家有 和欧阳询;著名画家有   和吴道子等。

  •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被北方民族称为“天可汗”的是:

    (2)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3)元朝时形成的新的少数民族是:

    (4)北宋时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是:

    (5)隋唐时期的社会特点是:

  • 24、(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北宋。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2.瓦舍、勾栏是唐代市民的娱乐场所。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3.明太祖时设锦衣卫监视官民。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4.1553年,西班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5.昆曲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25、清朝初年我国疆域西跨________,西北至________,北接________,西南达________,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________________,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赤尾屿等,南至________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祖国版图。

  • 26、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到________完成。

     

  • 27、唐太宗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从而促进了与周边各民族的友好往来。清朝为巩固统治,实行________的对外政策。

  • 28、清朝对外实行______________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 29、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是________。他编写的《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 30、读《元代大运河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洛阳

    B.刘家港

    C.直沽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配伍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历史人物:

    发明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世界闻名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编写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记载历代王朝的兴衰得失的是:________________ 

    创作“感天动地”的《窦娥冤》,成为最负盛名的元杂剧作家的是:________________ 

    创作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她在历史上的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第二个贡献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第四个 贡献是推动文化的发展…有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宣。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 男耕女织不相失。

    ——杜甫《忆昔》

    (1)依据材料一,概述唐太宗的执政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的执政思想实施的结果。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有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最鼎盛时期的社会风貌,这个最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从材料三中找出最能概括当时引会风貌的诗句。

    (4)上述材料中涉及的三位唐朝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上有何共同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