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吉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由信息点“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二世而亡(37年)”可以推断,该王朝为

    A.商朝 B.秦朝 C.隋朝 D.明朝

  • 2、“隋文帝命令水陆大军50余万,进行攻灭江南陈朝的大规模渡江作战。589年逼降陈后主,陈亡。”上述历史史实属于

    A. 隋的建立

    B. 隋的统一

    C. 隋末动乱

    D. 隋的灭亡

  • 3、隋炀帝的暴政导致隋二世而亡,以下不属于暴政的表现是

    A.多次巡游耗费财力 B.营建若干大型工程不恤民力

    C.屡次发动战争造成民不聊生 D.灭掉南方的陈朝统一全国

  • 4、“他率军从金门渡海东征,一举挫败荷兰殖民者,保障了东南各省的安宁。”“他”的事迹是

    A.抗击倭寇 B.收复台湾 C.灭亡明朝 D.征战海外

  • 5、中国制造给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产品更是精美,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兴起于宋代,后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瓷都的是(     

    A.景德镇

    B.杭州

    C.广州

    D.开封

  • 6、下表为唐太宗人物年谱(部分)。据此可知唐太宗(     

    公元626年

    公元630年

    公元641年

    公元649年

    即皇帝位

    征突厥,俘颉利,被尊为“天可汗”

    遣文成公主入藏

    崩,葬昭陵

    A.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B.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C.实现南北经济联系

    D.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 7、“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 洁白的羊群……”在我国的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忽必烈 B.成吉思汗 C.耶律阿保机 D.完颜阿骨打

  • 8、改国号金为清的是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顺治帝

    D.康熙帝

  • 9、雕版印刷术在唐时期已经发明。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他是(   )

    A. 《天工开物》   B. 《史记》   C. 《大唐西域记》   D. 《金刚经》

  • 10、下列关于下图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B.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皇城即紫禁城

    C.北京城平而呈“凹”字形,由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

    D.北京城的建筑以宫苑为重点,并建有王府、坛庙等

  • 11、清朝前期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下列不正确的是

    A.人地矛盾突出 B.大量的人口流动与迁移问题

    C.交通拥堵问题 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 12、下列属于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文字

    B.统一度量衡

    C.建立皇帝制度

    D.盐铁专卖

  • 13、今天的北京故宫,其实是“故宫博物院”的简称。那个曾经威严不可侵犯的地方,如今早已成为普通民众踏足参观的地方。你认为明朝北京城的那一部分是今天的故宫?

    A.皇城 B.内城 C.外城 D.宫城

  • 14、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隋朝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李渊

    D.李世民

  • 15、下列事件中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的是( )

    A.隋文帝利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员

    B.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选拔人才

    C.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

    D.武则天时开始进行武举考试

  • 16、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①(本草纲目)一一李时珍     

    ②(天工开物)一一宋应星   

    ③《红楼梦)一一曹雪芹   

    ④(农政全书)一一贾思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罗宗信为周德清《中原音韵》(成书于1324年)所作序文中说:“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这里所说“大元乐府”指的文艺形式是

    A. 《论语》

    B. 《史记》

    C. 元曲

    D. 明清小说

  • 18、在历史上,中外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宋夏和约 B.《尼布楚条约》 C.宋金和议 D.澶渊之盟

  • 19、第一个系统地把古代印度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是(  )

    A. 鉴真 B. 玄奘 C. 文成公主 D. 毕昇

  • 20、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推行

    A. 休养生息 B. 闭关锁国 C. 重文轻武 D. 门户开放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科举考试的变化

    (1)命题范围: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__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答卷格式: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________”。

    (3)特点:内容空疏,形式________,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4)历史影响:应试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________”“________”,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 22、指南针发明与改进: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磁石指南的特性。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___”。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_______

  • 23、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________

  • 24、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战斗英雄:

    ①黄继光是______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②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抗美援朝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_______、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们被誉为“__________”。

    (3)抗美援朝胜利: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4)抗美援朝意义: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______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__________。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 25、唐朝贞观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___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被称为“________”。

     

  • 26、安史之乱背景: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各地的__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___于一身,势力膨胀,形成___的局面。

  • 27、清朝由朝廷特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__

  • 28、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创制造型精美,色彩艳丽,闻名中外的瓷器——

    (2)爆发于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

    (3)南宋和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4)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5)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

  • 29、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清朝大兴____,造成了____,摧残了许多人才;____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_____

    (2)文化专制政策:

    清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一方面,大力提倡____;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

  • 30、1644年_____(人物)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崇祯皇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药王    吴道子     

       诗圣    孙思邈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公主

    (3)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05年,北宋和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军,宋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着和平局面; 1044年北宋和西夏订立“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境贸易兴旺;1141年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材料二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尤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南宋与金“绍兴和议”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元朝为实现对广大疆域的管辖实行了怎样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又设置了什么机构专门管理藏族和台湾地区?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是么历史现象?你认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