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松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稳定是福,战乱是祸。追求和谐稳定是人民永远的梦想。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些社会生产生活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对形成贞观之治局面做出重要贡献的皇帝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 2、假期将至,某同学想去北京旅行,因为在历史课上听老师讲到有个景点叫做“明十三陵”。可通过查资料得知明朝建立者朱元璋的陵墓却不在北京,他应该去哪儿参观朱元璋的陵墓(       

    A.南京

    B.西安

    C.洛阳

    D.余杭

  • 3、宋代社会的基础是文官政治。文人拥有较高社会地位,武将权力受到严格限制,与宋朝实施的哪一国策相关(  )

    A.休养生息 B.重文轻武 C.分化事权 D.重农抑商

  • 4、浩瀚的历史星空中,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词汇在风云流转,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坐标。下表所列词汇中“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交子”对应的朝代是

    时期

    词 汇

    秦朝

    半两钱、小篆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交子

    淸朝

    军机处、京剧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

  • 5、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考试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这一制度在明清时期一度僵化,请问这种选官制度是(   )

    A.科举制 B.察举制 C.分封制 D.九品中正制

  • 6、明代农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农作物,主要有

    A. 粟和玉米 B. 水稻和花生 C. 玉米和花生 D. 占城稻和马铃薯

  • 7、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丞相)的地位,我国古代宰相制度废除于

    A. 秦朝

    B. 明朝

    C. 元朝

    D. 清朝

  • 8、今天的传统节日很多在宋代都有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是今天的哪一个节日

    A.中秋节 B.春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 9、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是以其“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位及人主而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的。这个评价的依据是唐太宗

    A.奖励军功,按功劳大小封爵位

    B.善于听取建议,鼓励臣下直言

    C.加强监察制度,监督地方官员

    D.创立科举制度,改革选官标准

  • 10、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其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权臣当道 B.土地兼并严重 C.隋炀帝的暴政 D.开通大运河

  • 11、春秋五霸中,首先称霸的是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越王勾践

  • 12、北宋被历史学家视为“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个朝代”。然而在另一方面,北宋却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发达、文化昌盛、艺术繁荣的朝代之一。造成北宋这种繁盛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重视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B.几乎没有发生过战争,国泰民安

    C.与外频繁交往,吸收了大量外来文化

    D.历代皇帝均励精图治,文治武功

  • 13、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的面貌。下列明清时期的小说,描写了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历史命运的是(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水浒传》

  • 14、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可以查阅

    A.《全唐诗》

    B.《史记》

    C.《汉书》

    D.《大唐西域记》

  • 15、元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统一的朝代,元朝统一中国的时间是哪一年?( )

    A. 1206年   B. 1260年   C. 1276年   D. 1279年

  • 16、某同学希望了解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获得有关各种药物产地、形色、气味及疗效相关知识,可以推荐他阅读

    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 17、“保甲法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句话是王安石所说,他推行保甲法的目的是?(  

    A.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

    B.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D.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 18、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长城不断整修。明长城蜿蜒万余里,它的东西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C.东起阳关,西至辽东

    D.东起辽东,西至玉门关

  • 19、下表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与边疆民族地区关系的相关史实。表中所示地区是( )

    A.新疆

    B.西藏

    C.蒙古

    D.台湾

  • 20、与三国演义同时成书的,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是________

  •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作品方折峻丽,笔力劲健的唐代书法家一一

    (2)作品落笔雄劲风格奔放的唐代画家一-

    (3)享有“诗仙"美誉的诗人一一

  • 23、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北宋著名史学家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作者:

    (2)明朝后期最负有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品《牡丹亭》,作者:

    (3)元末明初,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三国演义》,作者:

    (4)明朝中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

  • 24、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编年体通史

  • 25、重文轻武政策

    (1)目的:防止唐末以来____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表现:宋太祖有意重用_____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_____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_____

    (3)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_____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_____

  • 26、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____年,金攻破开封,_____灭亡。

  • 27、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________日益腐败。

    (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________

  • 28、元朝建立的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________

  • 29、安史之乱

    (1)原因:

    ①开元末年________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________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③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________

    ________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2)人物:________和部将________

    (3)时间:________

    (4)结果和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________。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________的局面。

  • 30、清朝由朝廷特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材料一:(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内容体现了“太宗”什么思想?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请你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件典型史实。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3)材料三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唐朝是怎样加强与这个民族的关系的?(列举两件典型史实)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题:

    (1)列举宋元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

    (2)列举宋代杰出词人(3人)和明清时期的四大古典小说及作者。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在古代,地方势力的强弱影响着国家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景云二年(717年),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由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卷五十

    材料二: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节度使的设置始于哪个朝代?材料中的哪一段文字体现了节度使有很大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节度使权力的不断增大最终导致了什么局面?

    (2)依据材料分析,宋初会不会出现问题二中的局面,请结合材料二说明理由。

    (3)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设立源于材料三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举出元朝加强边疆管理的两例子。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