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长春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看下图,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下侵扰,明朝修建了

    A.北京城 B.大运河 C.长城 D.长安城

  • 2、诗仙太白系列酒独具“窖香浓郁、醇和绵软、甘冽净爽、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该系列酒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呢?(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柳公权

  • 3、宋太祖曾这样形容某一历史时期,曰:“天下自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下列有关这一时期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唐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B.北方政权更替频繁,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C.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D.南方各国相对安定,统治者注意保境安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 4、后人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下列南宋哪位抗金名将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A.岳飞 B.耶律阿保机 C.寇准 D.秦桧

  • 5、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 6、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卡塔尔的多哈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  )

    A. 涿郡 B. 长安 C. 余杭 D. 洛阳

  • 7、“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歌谣中的“闯王”建立了大顺政权,其地点是在今天的

    A. 南京

    B. 北京

    C. 洛阳

    D. 西安

  • 8、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融洽,当时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民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

  • 9、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 10、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作出贡献的是()

    A.玄奘

    B.文成公主

    C.卫青

    D.鉴真

  • 11、元朝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是(  )

    A.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B.澎湖巡检司 C.中书省 D.北庭都元帅府

  • 12、《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隋朝的统一 B.隋朝的灭亡 C.开创科举制度 D.隋炀帝的暴政

  • 13、一首《七子之歌·澳门》唱出了澳门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强烈心愿。历史上,霸占我国澳门400多年的殖民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葡萄牙

    D.荷兰

  • 1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着重评价的是大运河的哪一方面( )

    A.是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体现 B.是世界上最长的古运河

    C.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D.巩固了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 15、宋夏议和之前,在宋夏之间的不断战争中,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研究其原因应该是

    ①宋朝重文轻武,不重视军队建设

    ②宋朝文臣不悉军务,却掌握军政大权

    ③宋朝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战斗力削弱

    ④宋朝军队将领处处受制,往往会错失战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16、岳飞受到人们尊敬的根本原因是(  

    A. 岳飞抗金维护了南宋的统治

    B. 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C. 金军南下攻宋,使人民受到很大灾难

    D. 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 17、下图是某学校学生设计的《唐朝兴衰示意图》。示意图中M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历史事件,M处应填

    A.三省六部制 B.黄巾起义 C.安史之乱 D.八王之乱

  • 18、2018年全国各省份一季度GDP增速排名一季度经济总量广东、江苏两省GDP总量均超过两万亿,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这表明南方依然是我国经济的重心,这种现象最早确立于

    A.隋朝中后期

    B.唐朝中后期

    C.北宋中期

    D.南宋时期

  • 19、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应用于航海领域,为环球航行和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

    A.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

  • 20、关于《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三部小说共同点的介绍中,错误的是

    A. 都成书于元末明初

    B. 都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家喻户晓

    C. 都规模宏大,结构严整,情节曲折

    D. 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代书法名家辈出,___________的书法具有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的特点。

  • 22、游历西安,站在“____________”的起点,寻踪这条沟通欧亚陆上交通道路;赤壁怀古,可以感叹昔日之战为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23、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满洲兴起:1616年,________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________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2)清军入关: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________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3)起义失败:李自成在________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 24、唐朝末年起义军在______的率领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王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

  • 25、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 26、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_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行________的制度。

  • 27、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________,他带领的岳家军英勇杀敌,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后来秦桧以所谓“________”罪名杀害了岳飞

     

  • 28、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_________先后到北京献艺,一时誉满京城。

  • 29、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_

  • 30、明清时期时代的特征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文化璀璨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达。这一时期,文化继续发展,学术巨匠辈出,统文化呈现辉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连线内容。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作品,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牡丹亭》——

    (2)《红楼梦》前八十回——

    (3)《三国演义》——

    (4)《农政全书》——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作为中国版图和文化的真正奠基人,唐王朝彪炳千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展现盛唐)

    (1)唐朝前期,经济发展迅速,上述图片资料中

    能够体现农业发展的是:

    能够体现手工业水平的是:

    能够体现商业活动的是: 。(填写图片下的字母)

    (唐诗描绘盛唐)

    (2)唐诗是唐朝人对生活的描述,请将以下诗歌与其反映的盛唐气象连线。

    (3)有关诗句3展现的景象,请列举唐朝一相关史实。

    (盛唐梦中醒)

    (4)上述折线图展现唐朝政局变动的全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处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5)材料一认为唐朝的社会弊病是藩镇割据,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处的历史事件与这一社会现象的联系。

    (6)材料一中“而其亡也亦终以此”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