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如你生活在隋代,要和家人一同畅游刚开通的大运河,请你设计一下你们从北到南所经过的路线,下列正确的方案应该是
A. 涿郡一一江都一一洛阳——余杭
B. 洛阳一琢郡一江都——余杭
C. 琢郡洛阳江都余杭
D. 余机江都洛阳琢郡
2、“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重视纳谏 B. 吸取隋亡教训 C. 轻徭薄赋 D. 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3、我国经济重心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③所示经济状态相对应的时期是
A.南北朝
B.唐朝
C.五代十国
D.宋朝
4、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一组图片(如下图)。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宋代农业迅速发展
B.宋代手工业的成就
C.唐朝制瓷业的成就
D.元代经济迅猛发展
5、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俄建交70周年。请你回忆一下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中俄伊犁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尼布楚条约》
6、印度总统来华访问,旨在加强中印两国睦邻友好关系。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一位推动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他是
A. 玄奘
B. 鉴真
C. 阿倍仲麻吕
D. 崔志远
7、以下词语符合如图人物事迹写照的是
①统一全国 ②坚持抗元斗争 ③抵抗外国侵略 ④视死如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8、下列是北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9、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被称为( )
A.诗圣 B.诗史 C.诗作 D.诗魂
10、对“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享受到了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
②符合中国国情,且都体现了创新精神
③诞生的先后顺序是: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
④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1、唐太宗曾说:“公作朕耳目股肱,经常提出谏议,朕今闻过能改,希望能够善始善终。若违此言,有何颜面与公相见?”材料中的“公”最可能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12、下列器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
②陶器
③石器
④铁器。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②①
13、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璀璨。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A.《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
B.《史记》与《资治通鉴》
C.《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
D.《水经注》与《金刚经》
14、“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其前提是必须坚持
A. 相互尊重原则
B. 互补互利原则
C. 一个中国原则
D. 社会主义原则
15、“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 半坡原始居民 D. 北京人
16、有关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出现了较成熟的手工工场
C.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 D.人口增长促进经济的发展
17、“排版时,先在一块铁板上放置松香、蜡、纸灰,再框一铁框。框内排满单字后,用火烤化松香和蜡,并用平板压平字面。冷却后固定成一版……”材料描述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火药
D.活字印刷术
18、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这表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19、元朝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民族,这个民族是( )
A.女真族
B.契丹族
C.藏族
D.回族
20、给“宰相制度的废除、锦衣卫的设立、八股取士”选择一个主题,下列选项合适的是
A. 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B. 文化专制的加强
C. 思想控制的强化
D. 近代化因素的萌发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3)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4)唐代记载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的重要文献
22、北宋兴起的江西 ____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23、宋金达成和议,双方以___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________局面形成。
24、蒙古和________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_______年,蒙古灭金。
25、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创立: ____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____时,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__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____,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____,同时也推动了____。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26、西汉司马迁主编的《_____》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明朝宋应星编著的《_____》被誉为17世纪的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27、宋代毕昇发明了_____,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宋元时期,_____广泛应用于战争。
28、统一团结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1)589年,隋朝灭掉_________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2)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少数民族的拥戴。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首领尊奉为“_________”。
(3)农民起义军在_________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朝代。
(1)开通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2)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简车等生产工具
(3)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4)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花生等
30、背景:辽太宗时,占领____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31、对号连线(请将朝代、人物、作品正确连线)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被称为“诗圣”的是——
(3)六次东渡日本的高僧是——
(4)元朝时来华的意大利旅行家——
(5)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
33、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哪一朝代首创的哪一制度?
(2)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此基础上继承前朝制度,在中央设置什么机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3)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