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四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望京位于东直门外15华里,其名称自于辽代。澶渊之盟后,辽在幽州(今北京)东北设望京馆,作为南北往来的使臣宿息饯饮之所。关于澶州之战的叙述,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澶州之战发生在宋真宗时期

    B.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

    C.以宋军大败而告终

    D.议和后宋给辽岁币

  • 2、“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是哪一种人才选拔制度

    A.世袭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 3、下图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其最早出现的时间是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 4、“隋朝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开创者是( )

    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赵匡胤

  • 5、唐诗、宋词和元曲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文学表现形式,并出现了很多代表人物。下列人物中属于元曲代表人物的是

    ①辛弃疾   ②关汉卿   ③李白   ④马致远   ⑤李清照  

    ⑥杜甫   ⑦王实甫   ⑧苏轼   ⑨白居易

    A.①⑤⑧ B.③⑥⑨ C.①②⑦ D.②④⑦

  • 6、唐太宗在位期间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从而被西部各少数民族信服,他也被尊称为(  )

    A. 大单于 B. 天可汗 C. 大阏氏 D. 赞普

  • 7、距今大约八百多年前,蒙古草原上一位伟大的人物横空出世,在他的带领下,蒙古草原上一盘散沙似的各个部落,最终汇聚成了一个强大的帝国。这位伟大人物是

    A.阿骨打

    B.阿保机

    C.铁木真

    D.忽必烈

  • 8、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以下推测无历史依据的是( )

    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起源于唐朝

    B.“楚河汉界”可能源于秦末汉初的历史

    C.“相”退出历史舞台开始于明成祖朱棣

    D.“相士不离将帅”反映君主专制的特征

  • 9、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被称为“诗仙”的是

    A.白居易

    B.李贺

    C.杜甫

    D.李白

  • 10、白居易《长恨歌》“渔阳肇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叙述了导致唐朝由盛转袁的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陈桥兵变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 11、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古代农业的发展

    B.古代艺术的高超

    C.古代科技的辉煌

    D.古代商业的进步

  • 12、“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窦娥冤》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 13、贞观时期和开元时期是唐朝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这两个时期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皇帝都勤于政事,任用贤臣

    B.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

    C.社会秩序混乱,人民流离失所

    D.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清明

  • 14、他结束了西晋以后200多年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再次走向统一。他是( )

    A.秦始皇

    B.隋文帝

    C.唐太宗

    D.隋炀帝

  • 15、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以安史之乱为写作背景的诗句是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 16、对以下两图反映的历史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宋代明代造船航海技术领先世界

    B.中国古代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C.造船和航海瓦解了中国农业经济

    D.清朝对外贸易换取海外奇珍

  • 17、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A.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权的斗争

    B.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的表现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 18、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当时,刻石用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楷书

    C.小篆

    D.行书

  • 19、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 20、下列关于蒙古(元)统一全国的进程,正确的顺序是

    ①灭西夏

    ②改国号元

    ③灭南宋

    ④灭金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④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和议: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________向宋称臣,宋给西夏________。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 22、(1)唐太宗在位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渐加强,史称_________,唐玄宗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政局为之一新,史称_________

    (2)人们称_________为诗仙;人们称_________为诗圣。

    (3)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4)唐朝建立于_________年,北宋建立于_________年。

    (5)北宋的_________开创了一代词风;_________是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

  • 23、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发明的。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____。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____》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____。元朝中期,出现了____印刷。

  • 24、唐朝诗人_____________被誉为“诗仙”,_____________被誉为“诗圣”。

  • 25、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分管政务的是______;秦朝时负责监察的机构是______

  • 26、元朝时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是_____,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是_____

  • 27、唐朝时期,名家辈出,文学艺术成就斐然。

    (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其代表诗人   被誉为“诗圣”。

    (2)唐朝大书法家   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3)唐朝著名画家   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 28、明代引进了原产于_______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 29、黄巢起义:_____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 30、填空题。

     

     

    政权名称

    建立者

    都城

    民族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隋朝

     

     

    汉族

     

     

    唐朝

     

     

    汉族

     

     

    北宋

     

     

    汉族

     

     

     

    上京临潢府

     

    10世纪初

     

     

    会宁

     

     

    1234年

    西夏

     

     

     

    11世纪前期

    1227年

    南宋

     

     

    汉族

     

    1276年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文化璀璨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达。这一时期,文化继续发展,学术巨匠辈出,统文化呈现辉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连线内容。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列举出明清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两部。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晋灭亡后,形成了“东晋十六国”的局面......文帝杨坚也因其锐意改革、为君勤俭而创建了一个政治稳固、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

    ——《三鉴斋——隋朝统一与开皇之治》

    材料二 “君,舟也;人,水也,(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黄巢起义后,宣布“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隋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才使得“政治稳固、百姓富足”?

    (2)材料二反映出哪位皇帝从秦始皇和隋炀帝等暴君身上吸取了什么教训?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对唐朝社会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