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驻马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造成下图乙点到丙点经济发展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一五”计划

    B. 三大改造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 2、下列关于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50年土地改革前我国农村都是维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这次土地改革的指导文件

    C. 地主所有土地、财产均被没收,一无所有

    D.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 3、2015年11月两岸领导人举行了1949年以来首次会面,这次会面是( )

    A.胡锦涛会见连战 B.习近平会见连战

    C.胡锦涛会见马英九 D.习近平会见马英九

  • 4、有人说林肯拯救了美国,这是因为他( )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领导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C.领导了独立战争

    D.领导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

  • 5、1992年,“海峡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

    A.一个中国原则

    B.独立自主原则

    C.互利互补原则

    D.合作共赢原则

  • 6、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农业

  • 7、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国际主义 B.艰苦创业 C.救亡图存 D.居安思危

  • 8、1972年初,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到1972年底,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已达88个。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掀起建交热潮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中国国力不断增长 D.对外开放政策实施

  • 9、下图是旧版的1分纸币,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这辆汽车最早产生于

    A.十年文革时期

    B.“一五”计划建设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 10、1951年《时代》周刊上登载:“在统治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将近两年以来,共产党的经济成就何在?他们最大的成功是制止了通货膨胀,至少暂时是做到了。”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美国敌视中国,此报道无史料价值

    B.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取得了成就

    C.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 11、邓小平说:“在经济政策上......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下列举措不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A.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农村实行“包产到户” D. 设立“经济特区”

  • 12、近几年来,人们开始追逐“绿色食品”,各大超市的“绿色食品”更是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对这种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

    A.反映了人们在饮食方而从“吃饱”到“吃好”的变化

    B.人们喜欢绿颜色的食品

    C.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饮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D.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13、“九省通衢”的武汉不仅是国内多条铁路的交汇点,也是中欧班列(汉堡—武汉)的起点。3月28日,复工后的中欧班列(武汉)开启了常态化运营。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依靠的是(   )

    A.丝绸之路经济带货运大通道 B.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货运大通道

    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资金支持 D.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

  • 1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民国宪法》

  • 15、下图:2016年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下列对“亚投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B.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

    C.亚投行是只有亚洲国家才可以参与的金融机构

    D.亚投行的设立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 16、“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B.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C. 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D. 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 17、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称赞它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它的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若是当年的报刊头条有刊载,我们可以在网上检索的时间是(     

    A.1950年

    B.1953年

    C.1957年

    D.1949年

  • 18、为“中国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A.屠呦呦 B.钱学森 C.袁隆平 D.邓稼先

  • 19、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其作用不包括

    A.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20、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上礼炮齐鸣28响,表示

    A. 当时我国有28个民族参加开国大典

    B.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斗争的28年

    C.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28年

    D. 组成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委员会的28个单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在下面经济特区示意图中填出:A.珠海B.汕头

  •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 _________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_____________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 23、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 24、“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______”。

  • 2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___。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____、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26、20世纪60年代在兰考治理“三害”的“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____;20世纪90年代被当地藏民称为“活菩萨”的援藏干部是____________

  • 27、三、拨乱反正

    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________。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________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 28、1954年,周恩来与_______________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 29、________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________开发区,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 30、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而确立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下列“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成就的英文字母代号填人图中对应方框内。

    A.新藏公路

    B.武汉长江大桥所在地

    (2)据图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主要成就中重工业的地域分布特点。

  • 32、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除深圳外,其他三个是什么地方?

  • 33、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取得的成就,请你写一段文字加以概括地介绍。

    介绍:________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材料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材料四 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请问:

    (1)材料一中让中国走向富裕的 “伟大决策”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2)材料二中“走自己的路”开始于哪一次会议?这是怎样的一条道路?

    (3)材料三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中国何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四中邓小平自称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你如何评价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